奋进中的湖北·实战开门红 | 质量更高 结构更优 一季度集中开工重大产业项目超六成
今天(1月10日)上午,湖北举行全省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546个,总投资1.59万亿元。
此次新开工的亿元以上项目,个数、总投资、年度计划投资等三项指标均超过去年同期。总投资422亿元的G50沪渝高速公路武汉至宜昌段改扩建工程,是“十四五”以来,湖北省投资规模最大的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
湖北汉宜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胡衍旺:优先要考虑保通的影响,修一边,保一边,我们采用大量的装配化建造方案,这样节省工期。
项目质量更高,投资结构也更优。本次新开工重大产业项目占比达65.7%。在襄阳,总投资120亿元的高性能纳米复合材料及设备制造生产项目,可以实现相关产品的国产替代;在宜昌,年产1.5万吨的电子级硅烷气项目,将填补国内空白。
湖北晟皓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兴永:目前是全国也是全世界,单线最大的一个电子级硅烷,是填补中国现在半导体和晶片整个行业的市场空白。
此次集中开工的民间投资项目数量、投资额分别比去年同期提升4%、2.5%,显示市场对湖北的信心持续提升,也为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荆门吸引新能源装备精密制造项目落户,将年产200万套新能源汽车铝合金副车架;荆州美的追加投资,助力家电产业集群发展;咸宁冷链冻库项目,将助力当地“水产业”高效稳定发展;孝感天柔高档卫品生产项目将新建30条5G智能生产线,助力孝南经济开发区加快建设“纸都之心”。
孝感市孝南区政府副区长 徐建军:我们积极推行招商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以1.5倍系数谋划工作。
咸宁高新区项目办负责人 吴守强:我们这个园区计划要招引50家以上的知名食品加工企业,产生集聚效应。
荆州市发改委党组成员、总经济师 卢道勇:此次项目的落地开工,将进一步赋能荆州智能家电产业集群,推动装备制造产业链补链、强链。
湖北航特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阳陵:当地政府积极主动地对接我们企业的需求,也促使我们下决心加快投资。
在抓项目、扩投资上“比拼赶超”的同时,17个市州也注重抱团发展。黄冈的华中光电材料产业项目建成后,将生产光刻胶、电子级化学品、硫酸铜等产品,填补武汉都市圈光电显示领域上游关键材料的空白;仙桃的表面处理零碳科技产业园项目,将放大毗邻武汉“车谷”优势,突破性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广东尚宸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恒:园区建成之后,就给我们这边的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汽车产业,做了一个非常强的配套。
黄冈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周素梅:围绕长飞、京东方、华星光电等龙头企业供应链需求,用3年时间落户一批光电材料项目,延伸一个供应链平台,形成一个产业生态。
(长江云新闻记者 夏晓青 许可 沈欣 郑莉莉 甘泉 温少海 王飞 王戎 乐城 廖云翔 万力源 毕然 陈凯歌 张琼 赵文龙 阴志维 咸宁台 荆门掇刀融媒 宜昌台 吴楠 仙桃台 彭鹏 孝感台 褚洋 谷城台 陈渊 王文龙 蔡阳 蔡甸台 刘骞 周航川 黄冈台 刘新球 通讯员 娄强 陈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