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文化展”在宜昌三峡开展 多件“国宝”亮相
1月10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长江文化促进会支持,长江流域博物馆联盟、四川省文物局、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大江东去:长江水文化展”在三峡工程博物馆开幕。
主题海报
展览汇集了来自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四川博物院、福建博物院、江西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湖南博物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贵州省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馆、青海省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西藏博物馆等共49家文博单位的202件(套)展品,其中一级文物45件(套)。长江沿线各博物馆以及众多文博机构整合资源、发挥优势、通力协作,用文物讲述长江水的故事。本次展览是首次通过博物馆展览语言全面展现长江水文化的丰富内涵与鲜明特征,也是首次尝试三馆联动、分工负责、异地办展的全新展览模式。
展览内容围绕“长江水文化”这个主题,通过四个部分系统且全面地展现长江水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内涵。
第一部分“江孕・万物”,从自然与人文双重视角出发,既呈现长江波澜壮阔的水文、地理及生态之美,带领观众领略其生物多样性的奇妙,又深入追溯长江流域稻作文明的发展,展现早期社会经济生活与结构,从中可一窥中华民族悠久农耕文明的印记。浙江省余姚田螺山遗址出土的碳化稻谷标本、骨耜、陶器、带锅巴的陶片、青海省博物馆藏条纹彩陶靴,安徽博物院藏鄂君启金节(舟节)等展品,见证着长江孕育万物、滋养文明的深厚力量。
条纹彩陶靴
青铜时代·辛店文化
青海省博物馆藏
鄂君启金节(舟节)
战国
安徽博物院藏
第二部分“江润・中华”,聚焦长江水塑造的独特生活与发展格局,干栏建筑、饭稻羹鱼、织布制瓷、舟楫技术等内容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湖南博物院藏“小水通大河”长沙窑诗文瓷壶,生动诠释了长江水助力城市繁荣、连通南北的盛景,让人深切感受到长江对沿岸发展的润泽之功。
第三部分“江启・文韵”,长江沿线的山川形胜、风土人情激发了历代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诗词、绘画等艺术结晶与长江流域人民构筑的庞大习俗和信仰体系汇集一处,通过故宫博物院藏吴伟绘《长江万里图卷》、辽宁省博物馆藏明人仿《马远江山万里图》,以及福建博物院藏文徵明行书《赤壁赋》册等珍贵展品,呈现长江水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滋养与丰富。
文徵明行书《赤壁赋》册
明
福建博物院藏
第四部分“水利・千秋”,立足当下、展望未来,聚焦自古以来长江流域利用水资源、改造水环境、依水构筑生存家园的智慧和技术传承,以治水、灌溉水利工具、水利工程等内容,展示长江水文化在新时代的重大价值,从三峡工程、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到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发展战略,体现长江水文化在提升人民福祉、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关键作用,凸显其对世界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意义。
扬子江水道讨论委员会章程
民国
28.2厘米,42厘米
中国水利博物馆
全国水力资源简要说明
1956年
三峡工程博物馆藏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论证审查纪念
1992年
三峡工程博物馆藏
“大江东去:长江水文化展”将在三峡工程博物馆持续展出至2025年4月10日,展期内诚邀广大观众前来观展,一同探寻长江水文化的历史深度,领略其丰富的生态智慧、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独特魅力,感受其时代价值。
(长江云新闻记者 郑莉莉 乐城 通讯员 苏凯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