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评论·本周 | 发展不能“喜新厌旧”
AI的智商越来越高,咖啡、鲜花、龙虾、脐橙都可以空中“投喂”,很多县域开始抢占芯片、算力、低空经济等前沿赛道……发展“逐新”是好事,但有一个提醒必须重视——千万不能陷入“喜新厌旧”的误区。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强调的就是不能追逐短期利益而陷入恶性竞争,导致资源错配、产能过剩、低效重复建设。因为“内卷”,一些地方不顾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不惜开出不符合当地实际的条件,盲目上马新兴产业,这无疑对发展是不利的。为此,有两个关键词很重要:“先立后破”和“因地制宜”。
首先,“先立后破”,要认识到发展没有绝对的“旧东西”。旧动能只要“更新”,也会变成新动能。纺织服装是老产业吧?但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对生产、销售等各环节进行升级,就可以“很新”。比如天门,结合自身几十年积淀的纺织业优势,抢抓电商爆发增长窗口期,把服装跨境电商培育成了当地的主要产业、支柱产业。要知道,但凡被称作“传统”的产业,都是吃的、穿的、用的、住的,这些恰恰是每天、每个人都需要的,“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传统产业中,相当一部分不仅不会因为新兴产业的出现而消失,还可以成为新质生产力的载体和沃土。我们既要推动传统产业“稳得住”,又要推动新兴产业“立得住”,如此才能双腿走路。
另外,发展要“因地制宜”,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省委省政府多次强调“构建体现湖北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所谓体现优势,就是因地制宜。目前湖北的5大优势产业——汽车制造、现代化工及能源、现代农产品加工、电子信息和大健康,每一个都是基于湖北的产业基础、科教基础、人才基础和市场基础培育起来的,都有厚实的土壤和根基。再说小一点。十堰张湾区也搞低空经济,但他们选中的赛道的是无人机制造,年产2万台无人机的产线即将投产,这是因为张湾是东风汽车的“老家”,几十年沉淀下来,无论是零部件还是发动机总成,不用出张湾就能配套,把这套老底子“平移”到无人机制造上,能发挥出他们的优势。
发展不能“喜新厌旧”。这考验的是一个地方的战略判断和战略定力。
(长江云新闻记者 常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