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乡村文化站 | 潜江市浩口镇综合文化站:裁缝之乡星火接力 乡村文艺焕发新光彩

长江云新闻  2024-12-18 15:25:44
分享到:

潜江市浩口镇是著名的裁缝之乡。可您知道吗,这里的乡村文化活动也发展得风声水起,小有名气。在潜江市浩口镇,由非遗项目传承人、民间文艺骨干与文化志愿者共同编排的节目,成为潜江市浩口镇的一张特色文化名片。原汁原味的乡音乡情,和美喜庆的乡村新景象,源自潜江市浩口镇综合文化站两代人的坚守、创新和传承。

说到潜江市浩口镇综合文化站,不得不提到潘世茂,这位干了40年的文化站站长,现在依然一“站”到底。在这个人口不到6万人的小镇上,他先后举办了近千场文体活动。潜江市浩口镇综合文化站站长潘世茂:“我是83年复员回来,他们这里没有放映员,我就在这里放电影,加上我在部队里面爱好写写画画,我到这里来了如鱼得水,后来我就自然毛遂自荐当站长了。”

这些年来,老潘拿出当兵的那股劲,咬下硬骨头,开展了一系列乡村村“青歌赛”、文艺汇演等活动,将乡风文明的文化活动办得热火朝天。同时,他在各类比赛中还发现了一位文艺骨干力量,他最看好的接班人——潜江民歌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肖艳梅。

肖艳梅是江湖人称潜江市浩口镇文艺界的“通讯录”。潜江市浩口镇综合文化站文化员、潜江民歌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肖艳梅表示:“我每个人都认识,和人相处、与他交流,要让他感觉到很舒服,你还要对他的胃口,之后你叫他来参加活动,他不会拒绝你。” 

潘世茂和肖艳梅,两位乡村文化活动的积极发动者,志同道合,他们靠着人脉网,在各村发展了132个文艺骨干,这些文艺骨干又带领村民,成立了歌友会、舞蹈队、腰鼓队等26个文艺团体。文艺的种子在村民心中生根发芽。潜江市浩口镇综合文化站文化员、潜江民歌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肖艳梅说:“先摸底,哪个村里有一个老人家蛮会唱,卫生院里有一个唱得蛮好,他们既是你的文艺骨干,也有号召力。”

民间文艺团体队伍的不断壮大,让潘世茂和肖艳梅产生了举办“村晚”的念头,从2015年开始,肖艳梅全力以赴,将原生态的民歌、民俗作品,想尽办法改编,进录音棚、再搬上大舞台;作为潜江民歌传承人,肖艳梅以歌会友,每周六在文化站准时开课。村民成了演员,乡村生活成了文艺节目,2018年,潜江市浩口镇首届“村晚”正式开幕,一直延续至今。 

“您知不知道这个活动是谁办的?”

“我知道,是潘世茂。”

“是我们潜江市浩口镇文化站组织的吧,以潘世茂为主,他们喜欢搞,搞得可以。”

为了传承潜江非遗文化,潜江市浩口镇综合文化站挖掘出高台舞狮、采莲船等多个传统非遗表演,并联系镇里的小学,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每周都邀请老师傅去授课。如今,潜江市浩口镇的小狮子们已经可以上台表演了,憨态可掬的样子,赢得阵阵欢呼。

一年又一年,潜江市浩口镇综合文化站的表演在继续,文化传承的故事在续写。一场场乡村文化活动的背后是村民们守望乡土的浪漫宣言。潜江市浩口镇综合文化站站长潘世茂说:“我以后最大的愿望就是退休之后,我也来参加活动,打打太极,我的太极学了24式、42式,自由自在,跟他们玩在一起。” 潜江市浩口镇综合文化站文化员、潜江民歌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肖艳梅表示:“我就是希望,能够把我们潜江市浩口镇传统的地方的民俗文化,能够展示在更宽更广的天地里去。”

(长江云新闻记者 吴简雅

责任编辑 张智美子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