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新时代的我们 | 康晓亮:“唤醒”没水的母亲河

长江云新闻  2024-12-14 11:11:54
分享到:

滹沱河是石家庄人的母亲河,上世纪70年代起,由于持续干旱以及大面积开采地下水,曾经水量丰沛的滹沱河干涸断流了40多年。近年来,石家庄市持续实施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南水北调也给这里提供了大量的生态补水,今天《新时代的我们》一起来认识康晓亮,看他和滹沱河的故事。

初冬的滹沱河畔,多了很多观鸟爱好者。在他们的镜头里,现在的滹沱河是“百鸟天堂”。

河北省石家庄市观鸟爱好者 王振山:以前开着车到处去拍,到东北、到内蒙、到南方,都去过。这现在不用了,治理好以后确实鸟多了。

当地人记忆中的滹沱河,曾经是一条没水的河。这段来自石家庄市滹沱河生态工程运维服务中心的影像资料,记录了十几年前滹沱河的样子。

河北省石家庄市滹沱河生态工程运维服务中心工程科科长 刘伟:一刮风真的是那种黄沙漫天的感觉,根本就睁不开眼,特别脏乱差。

原河北省石家庄市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指挥部办公室综合处处长 康晓亮:原来的河道大部分里边都是这种砂质,甚至有一些粒径十几公分、二十公分的卵石,渗水能力是比较强的。

为了“唤醒”滹沱河,2007起,石家庄开启了史无前例的生态修复工程,起初是以防洪为主的综合整治,随着2014年“南水”入冀ji,滹沱河在2019年迎来首轮生态补水,才开始慢慢“苏醒”。

原河北省石家庄市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指挥部办公室综合处处长 康晓亮:是一个非常非常宏大的工程,沿河我们能乘车的乘车,不能乘车的就步行。先去摸第一手的资料,了解河道里边的真实情况。

常年的地下水超采,让这里早已犹如“漏斗”。水放下去三四天,就都渗进了河道的沙坑中。一泓南水来之不易,怎样才能用有限的河道条件兜住它?

原河北省石家庄市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指挥部办公室综合处处长 康晓亮:用一些生态材料,做一些减渗处理。一个是粘土防渗,一个是膨润土防水毯。遇水以后膨胀,减少渗漏。

四年,一千四百六十个日夜。康晓亮每天往返工地至少两次,施工进展和工作内容写满了20本笔记,他用近120万字的记录,慢慢将图纸上的规划还原在眼前这片大地上。

原河北省石家庄市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指挥部办公室综合处处长 康晓亮:经常要根据现场的情况去不断调整规划和设计,反复地去核对,确保工程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

生态补水后石家庄全市362公里河道生态复苏,水域面积达39平方公里。从满目黄沙到青石小路,再到全新亮相的环城绿道,人们慢慢找回了母亲河的模样。

原河北省石家庄市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指挥部办公室综合处处长 康晓亮:我们在生态修复过程当中,通过种植水生植物、湿生植物、陆生植物来引导生态环境持续变好。

近日,生态环境部公示第三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名单,滹沱河(石家庄市段)上榜。这场跨越了17年的生态文明考试,燕赵儿女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河北省石家庄市市民孟先生:这一片真的是日新月异,特别美,特别漂亮。

原河北省石家庄市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指挥部办公室综合处处长 康晓亮:一张规划的蓝图变成了这种现实的美景,我觉得这个工作很有成就感。

(索一方 朱哲鋆 河北台 通讯员 任树春 责任编辑 蔡琛 谢宝莹)

责任编辑 吴松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