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 十年印记 | 基层干部陈珊:爸爸 您走过的路我会一直走下去
在这个调水三千里、润泽亿万人的世纪创举中,我们首先看到的,是牺牲与奉献。为了南水北调,湖北18.2万人成为移民。
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移民代表行走调水线,我们采访了一位女孩——陈珊,她是替父亲来看这项伟大工程的。父亲陈平成曾是一位移民干部,但不幸倒在了移民工作的一线。十年后,我们再次采访了陈珊,现在的她,也如父亲当年那样,奔波在基层一线。
10年前,记者初见陈珊时,提起父亲,她止不住流泪。
移民干部陈平成的女儿 陈珊:我们出发在河南渠首的时候,第一站那天是他的忌日。
那时的她,并不理解父亲为何要如此忙碌。
十堰丹江口市六里坪镇总工会干部 陈珊:(我小时候)晚上9点多的时候,我爸骑着自行车,去我亲戚家接我和我弟回去睡觉,那个时候才下班,特别累、特别忙,照顾家庭实在是太少了,我不想自己以后也是这个样子,所以我其实最开始是很反感去乡镇工作的。
2011年,父亲的生命定格在了48岁,可那时,移民还没搬完、工程尚未通水……陈珊知道,这些,都是父亲放心不下的事。于是,那位“讨厌在乡镇工作”的女孩,如今,也踏上了父亲的路,成为了一名扎根基层的干部。
十堰丹江口市六里坪镇总工会干部 陈珊:这个路它就是绕着这个山在往上走。
这条盘山公路,通往沙沟河村。这两天,村里的橘子刚收完,但产量不太好,陈珊很着急,特意请镇上的农技人员来看看。
农技人员:你剪的树枝有病虫在里面,你要带出橘园。
十堰丹江口市六里坪镇沙沟河村村民 王忠华:这闺女跟她爸爸一样细心,问到哪,说到哪,答应到哪。
“像她爸爸一样”,这是陈珊听到的,最美的赞赏。当年,父亲是为了移民能搬得出,而现在,陈珊是为了让移民能稳得住。比如最近,她忙着为村里的留守妇女找工作。
乡村振兴数字电商基地电商部负责人 潘荣丽:培训是免费的,她只管卖,所有的售后,所有的发货等等一切问题都是我来承担。
十堰丹江口市六里坪镇总工会干部 陈珊:就是你们来弄。
乡村振兴数字电商基地电商部负责人 潘荣丽:我们来弄。
十堰丹江口市六里坪镇总工会干部 陈珊:做得好一点的话月收入大概?
乡村振兴数字电商基地电商部负责人 潘荣丽:那轻轻松松都可以搞个一两万。
趁热打铁,有些妇女带着娃就来培训了。没想到,大家的热情还挺高。
十堰丹江口市六里坪镇马家岗村村民 贾凤英:我不紧张,我挺喜欢电商这个职业的,我觉得这个平台就是给我搭建的。
陈珊跟电商基地商量,先送3个人来系统培训,再入职。工作10多年,陈珊几乎每天都走村入户,在与村民们的一次次交谈中,她仿佛明白了父亲当年的选择。
十堰丹江口市六里坪镇总工会干部 陈珊:当你走在乡村的土地上的时候,他们就很热情的一张笑脸,会喊你闺女来坐一下,特别温暖、特别和谐,我就渐渐和他们融为一体了。
走在父亲走过的盘山路上,陈珊仿佛能看见父亲当年的身影。
十堰丹江口市六里坪镇总工会干部 陈珊:当我遇到困难或者是我不想做的时候,我就会想到我爸当时肯定也是走在这条路上,他都从没有退缩过,我觉得我也可以。
(长江云新闻记者 梁蕊 陈赟 赵龙文 李慕文 通讯员 张家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