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黄冈 | 文化小剧赋能 黄冈旅游“玩法”变了
文化小剧赋能 黄冈旅游“玩法”变了
老区黄冈是很多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东坡文化、禅宗文化、中医药文化、戏曲文化、红色文化等等,犹如星辰大海璀璨夺目。从2023年起,黄冈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创排了一批特色文化小剧,外地客黄冈之旅的“玩法”悄然变了。
大雪至,寒意浓。在红安县将军红四方景区,一张“攻城硬仗”正在火热开打。
《红安永远红》是湖北首部大型红色实景剧,2023年11月首演,迄今已经演出300多场,接待观众15万余人。新推出的小剧“跟着团长打县城”,让“游客”变身“战士”,与演员一起演绎黄麻起义军攻克黄安县城的场景,受到游客热烈追捧。
黄冈红安县龙泉小学詹店校区教师 张琴:“从小培养爱孩子的爱国精神。让孩子能够感受到我们红安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精神。”
红安县将军红文化演艺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文齐:“让所有来的游客亲身经历、互动,领略当年抗战胜利的喜悦。”
走进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聆听14万英雄儿女献身革命的英雄史,是不少游客红安之旅的“必修课”。如今,红安人讲述历史的方式也在变,60分钟的红色实景宣讲演艺《我和我的红安》,通过360度沉浸式场景,声、光、电、特技特效,将红安儿女感天动地的斗争史,演绎成一个个催泪故事。
十堰丹江口市市民 王桂珍:“给我的感觉特别深刻,把我们游客带进了历史里面来,我感觉这个表现形式特别好。”
观看文化小剧,如今也是很多游客来到罗田九资河夜游小镇后的“必选项目”。九资河古时为鸠兹国,也是京剧鼻祖余三胜故里,九资河梦回鸠兹光影秀,每年吸引着数百万游客前来打卡。最近两年,罗田县精心创排了《情恋大别山》《不识余三胜》《寻方》等文化小剧,每周二至周六固定在三胜剧场演出,让前来夜游的客人有了更多选择。
罗田县黄梅戏剧团副团长 沈文鹏:“罗田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历史等等,通过这些演员的表现,通过360度的沉浸式演出,呈现给广大的观众。”
在黄州东坡文创空间“遇见东坡”,在英山毕昇纪念园“寻找毕昇”,在闻一多纪念园“再见闻一多”,在千年广济府重温《广济往事》。2023-2004年,黄冈市、县两级挖掘精心创排了82部文化小剧。如今,随着这批文化小剧常态化走进景区、走进社区、走进剧场、走上多彩旅游路,“故事里的黄冈”让黄冈之旅越发多姿多彩。
小剧使命大:让文化“活起来” 文旅“火起来”
黄冈是一方文化沃土,文化小剧取材于地方特色文化,同时又担负着“活化”历史文化、繁荣演艺市场、赋能文旅的使命。让我们一起走进千年古城黄州,看看文化小剧和苏东坡擦出了什么样的火花。
《遇见东坡》是黄冈首部全景环绕式人物声光剧,打破了传统表演方式,把观众聚在整个舞台的中间,环绕式的舞台配以荧幕、LED声光电设备,打造全沉浸式剧目,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效果。
黄冈应急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生 晏慧君:“觉得比较身临其境,跟平常的有些不一样,更直观地看到苏轼当时的一种心境。”
近两年,黄冈文化演艺圈先后创排了《初到黄州》《遇见东坡》《夜游承天寺》《东坡先生慢点走》《浠水润东坡》《千年之约英山会》等多部作品。寻访东坡遗迹,观看东坡文化小剧,遇见东坡对话东坡,成为黄冈“东坡文化游”的新玩法。
黄冈文旅集团董事长 周锋刚:“我们有一个穿越型的,适合现在年轻人。另外一种,比如说《夜游承天寺》,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怀民亦未寝’,把这种意境展示出来。还有一种就是通过我们现代学生的眼光,跟过去东坡文化的对话,形式比较多样。”
东坡文化小剧只是一个缩影。近两年,黄冈历史文化名人,纷纷以文化小剧为载体“复活”,外地游客到黄冈后“遇见无处不在”。
黄冈文旅集团董事长 周锋刚:“也有李时珍的,也有毕昇的,也有闻一多的,各种名人,形式很多样。”
黄冈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除了举世闻名的“医药双圣”李时珍,还有“脉学鼻祖”王叔和、北宋“医王”庞安时、“御赐医圣”万密斋、“戒毒神医”杨际泰。随着文化小剧《医圣往事》《寻方》《医脉相承》《广济大医》《浠水润东坡》陆续排演,鄂东五大名医首次在市黄梅戏大剧院“聚集一堂”。
浠水县楚剧团副团长 管珍玉:我们之前有一个大戏是准备筹拍的,叫《大宋神医》,写的是庞安时,其实这个《浠水润东坡》就是我们那个小戏里面一折,我们也是想挖掘庞安时这个名片,打造我们浠水的名片。
罗田县黄梅戏剧团副团长 沈文鹏:“《寻方》主要讲述的是万密斋,也是我们罗田的一个文化历史名人,中间有一个剧情就是很多人会拉他同流合污,他拒绝这种方式,然后把他自己的药方公之于众。他的这种医德,这种品质,值得我们去赞扬,值得我们去传播。”
文化小剧“催热”文旅市场。最近一段时间,地处大山深处的父子岭小学热闹起来了,每到周末都有游客前来打卡拍照。父子岭小学是作家刘醒龙的小说《凤凰琴》原型地。今年随着文化小剧《凤凰琴》在英山县城毕昇剧场常态化演出,慕名前来“寻根”的游客明显增多。
英山县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人 胡军:“《凤凰琴》原型地已经成为网红打卡点,据不完全统计,接待游客3万人次以上。”
全市“一盘棋”: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黄冈依托本地厚重的文化资源,坚持以文塑旅、以理彰文,文化小剧作为东坡庙会“三宝”之一,小作品带来大流量。
黄冈东坡文创空间剧场里,参加研学活动的大学生正在观看《长江边的婚礼》,精彩感人的表演让金秀燕悄悄抹泪。
黄冈应急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生 金秀燕:“比较震撼!因为这个比较身临其境,演员就在我的面前表演,更能让我代入进去。”
《长江边的婚礼》取材于1949年解放军在湖北团风至武穴段发起渡江战役这一历史背景。讲述的是战前团风江边村落一户人家支前的故事。今年8月荣获首届全国小戏小品展演优秀奖。目前,创排小剧的团风县已经让渡了作品演出权,黄冈各县(市)都在排演这部只有5名演员的文化小剧,小作品带来了大流量。
浠水县楚剧团副团长 管珍玉:“我就是芦花婶,我的年龄偏大一点,那四位演员都是青年演员,对他们来说启发也很大的。”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团风不是首例。上世纪90年代,一块墓碑在英山被发现,揭开了毕昇的身世之谜。这些年,当地修毕昇墓,建毕昇纪念馆、毕昇纪念园,创排文化剧目,推出文创产品,不断夯实毕昇故里的文化内涵。如今,毕昇文化游已经成为英山文旅引流的名片之一。
英山县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人 胡军:“今年我们编排了文化小剧《寻找毕昇》,让毕昇的故事在舞台艺术上把它立起来了,进景区、进社区、进文化小剧场,让观众能够更多地了解毕昇的故事。”
武穴“无中生有”的探索更值得“复盘”。在黄冈,武穴向来以“工业大县”形象示人,近年当地充分发掘西游文化资源,打造以“多彩山水话西游”为主题的文旅产业。今年夏季,随着《黑神话:悟空》全球爆火,武穴文旅也火爆出圈。
武穴市政协西游记文化研究课题组副组长 朱志勇:“我们匡山地域有比如说花果山、灵山,还有通天河、凌云洞,还有蟠桃园,这些都是西游记里面原型的景点,还有90多个民间传说、风俗典故,这些就构成了西游记的基本要素,再加上我们匡山地域的原型景物以及民间传说,最后就形成了我们的‘嘻游记’。”
匡山是否为《西游记》成书背景地尚待考证,但是并不妨碍武穴“无中生有”打造一个新的文旅产业。
黄冈武穴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 王倩:“近年来我们走差异化的发展路线,依托北部山区的自然风光,打造了51公里多彩旅游路。以西游文化为主线,谋划了湖北大话嘻游、通天河、广济云端等西游主题项目15个,总投资132.6亿元,进一步强化了武穴本地西游文旅IP,着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西游主题旅游打卡地。”
文化小剧还带来了可观的票房。今年11月,全市文化小剧首次在市区黄梅戏大剧院商演,上座率就达到90%。而在罗田九资河镇三胜剧场,在东坡文创空间,在红安将军红四方景区,商业演出已经实现常态化。
黄冈文旅集团董事长 周锋刚:“运行两个多月以来,我们已经演了150多场,有8000多人次来观看。”
罗田县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杨犇:“观影人数已经超过了4万人,收入已经达到了500万元。”
长江云新闻记者 刘骞 周航川 胡文超 李理
英山台 徐伟 浠水台 冯伟
通讯员 郭斯 王洪涛 方俊 耿文辉 陈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