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百万网友“围观”了这滴水的力量!
今天(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迎来了通水十周年的重要时刻。
湖北、河南、河北、天津、北京五省市广播电视台联袂制作,长江云新闻、大象新闻、冀时、津云、北京时间五大平台同步推出全媒体直播——《南水北调这十年》,全景式展现奔流不息的千里“南水”织就气势恢宏的生态水网,探寻“一渠清水永续北送”给沿渠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截至12月12日12时,全网直播观看量达325.8万人次。
↓↓点击图片 查看直播回放↓↓
直播中,湖北、河南、河北、天津、北京五省市广播电视台记者深入南水北调中线,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观众们见证了十年来680亿立方米清水,如何滋养北方四省市的城市、乡村。
北京主会场直播间请到了出生在湖北十堰的作家梅洁,刚刚参加完南水北调工程文化采风活动的她,动情地说:“原来500多万人喝高氟水的河北邢台、沧州那一带,现在都喝上了干净的‘南水’,这是一个不得了的事。”
直播间的另外一位嘉宾,是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近20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收集、整理和分析我国的水环境信息。他表示,南水北调工程是国家水网的主骨架和大动脉,为构建国家水安全保障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世纪工程让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有了持续水资源保障。
全媒体直播北京主直播间
左一:梅洁 左二:马军
“一晃都十年了!”“还记得我是春节喝上的‘南水’,可甜了!”网上,直播间的网友聊得火热。线下,南水北调故事分享会则泪点满满。
在十堰丹江口市三官殿街道蔡湾村,一场跨越了十年的特殊分享会勾起了大家的回忆。
一滴水,有多大的力量?
一滴水,蕴藏着怎样的故事?
《南水北调这十年》
五省市广电全媒体行动里有答案
这滴水
满怀深情
湖北十堰丹江口市三官殿街道蔡湾村,是丹江口库区的一个移民安置村,也是《南水北调这十年》直播的分会场。
2011年12月,蔡湾移民新村迎来了最后一批丹江口库区内安移民,标志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湖北移民的搬迁工作落下帷幕。13年后的今天,远赴他乡的移民们聚在这里,分享他们的移民故事和新生活。
活动现场,陈珊讲述了父亲陈平成的故事。“他没来得及留下一句告别的话,他留下的,是他为移民搬迁倾尽全力的身影,是他那颗永远为移民着想的心!”
十多年前,移民干部陈平成为移民搬迁倾尽全力、因公殉职。十多年后,他的女儿、外孙回到这里,说会接过“南水北调”的接力棒,守护一江清水。
现场,“移民诗人”涂德利朗诵了他的诗歌,“为了一江清水送北京,那一刻撕心裂肺的吻辞故土”。不少移民想起曾经,红了眼眶。
来自北京的水下摄影师祁昊则给移民带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今年夏天,跨越1400多公里,祁昊来到丹江口库区,潜入水下54米,找寻移民水下的故乡,湖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全程记录,制作了纪录片《水下的故乡》,12月27日将与观众正式见面。
这滴水
滋养北方
直播中,河南、河北、天津、北京作为受水地区,和我们讲起了,这滴水滋养北方的故事。
初冬时节,河南省新乡辉县市所可楼村的村民们拿到了一年一度的年终奖——大米。因为缺水,曾经的“水稻之乡”已有三四十年都没种水稻了。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生态补水的退水用于农业灌溉,“缺席”多年的水稻重新成为当地的主要农作物。
在河北石家庄市正定县,滹沱河倒虹吸工程处成了网红打卡地。每年候鸟迁徙季节到滹沱河停留的鸟类达到220余种、数十万只,鸟儿用脚为生态环境的改善投出一“票”。
天津,“南水”的润泽,居民邱和义与张立敏老两口感受格外深。“自从用上‘南水’之后,这壶干干净净的,壁上一点白色的水碱都没有,过去泡茶肯定没有现在这个滋味儿。”
在北京,人们发现了对环境要求极为苛刻的红鳍鳈(又称“红脸鱼”)。直播中,记者还分享了一个好消息,北京大兴机场也要用上“南水”了。
南水北调工程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生态工程,更是一项发展工程。它不仅解决了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更为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滴水
缔结情谊
在直播的最后,还有一个特别的环节——12日,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小学的课堂上,20多名北京小朋友体验了种植橄榄树的乐趣。
1964年周恩来总理从阿尔巴尼亚引进了1万株橄榄树苗,其中一部分就种在南水北调水源地十堰郧阳区。
为了确保“一库净水北上”,十堰郧阳鼓励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产业。2018年,十堰人朱瑾艳流转了1700亩土地,用4年让一颗小果子,发展出橄榄油、沐浴露等精深加工产业,带动10个村、1400多个农户增收致富。这次,她给北京送去了橄榄枝,希望将北京和湖北的心连得更近。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10年来,北京与十堰因水结缘,结下了深情厚谊。这几年,北京支持建设湖北省油橄榄产业研究院,结合库区山地荒漠化治理,新建油橄榄育苗基地500亩,种植基地5000亩,老基地改造4000亩。
南水北调,不只是水的调度
更是中华民族的一条生命线
不仅是一项工程,更是一种精神
一种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它的每一滴水,都是流动的希望
都是南北人民的共同梦想
我们相信,下一个十年、百年
这条生命线还将不断延伸
造福更多的中国人!
编审:梁延 苏逸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