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安阳市西部调水工程——再造新时代的“红旗渠”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十年来,累计调水超过680亿立方米,惠及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沿线26座大中城市243个县市区,受益人口约1.14亿。
湖北、河南、河北、天津、北京五省市广播电视台联袂制作,长江云新闻、大象新闻、冀时、津云、北京时间五大平台同步推出全媒体行动——《南水北调这十年》,看一渠清流如何润泽北方大地;看一个民族如何依靠人民造福人民;看一个世纪工程如何书写伟大时代壮丽篇章。
说起河南安阳市林州(过去称“林县”)红旗渠,这条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人工天河”,无人不晓。60多年前,10万林县人民苦战10年,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凿出一条1500公里的红旗渠,引来漳河水,实现了“有水吃”的梦想。60多年后,近600名建设者、历时33个月,再造一条新时代的“红旗渠”——南水北调安阳市西部调水工程,让一泓“南水”跃上太行山,接续润泽红旗渠故乡,实现了林州群众“吃好水”的期盼。
南水北调安阳市西部调水工程建设
河南林州山多水少,土薄石厚,历来是一座缺水之城。1960年起,河南省林县人民以“重新安排河山”的气魄,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建成1500公里的红旗渠,解决了56.7万人吃水问题,54万亩耕地得到灌溉,孕育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起,红旗渠水已不适合饮用,仅用于农业灌溉和生产。当地只能另辟水源,从地下采水,从水库引水,但水质硬度偏大。
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南水’啥时到林州?”红旗渠故里,群众日夜盼望。
为了让河南安阳市区西部及林州市群众“吃好水”,河南安阳市2019年12月启动实施了南水北调安阳市西部调水工程。安阳地势西高东低,工程起点和终点落差达到275米,此外还要穿越13公里的山体和公路、铁路等23处,施工难度非常大。
工程克服275米落差将“南水”引入林州
最终,河南林州的建设者们克服万难,经过近3年的建设,在当地成功再造了一条新时代的“红旗渠”。南水北调安阳市西部调水工程项目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程玉刚说:“我们高标准建成了这条党心连民心的幸福渠,实现了顺利通水。满足了安阳市西部及林州市百万人民群众的饮水需求,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水资源支撑,为安阳又增添了一条新时代的‘红旗渠’。”
如今,来自丹江口水库的“南水”源源不断汇入河南林州市第三水厂,输送到当地城区千家万户。吃上了清甜的丹江水,林州市振林街道办事处大屯村村民苏保芹笑得合不拢嘴:“过去我们吃的水,水锈多。干旱的时候还供应不上。现在又给我们引来了丹江水,想都不敢想,感到很幸福。”
南水北调安阳市西部调水工程建设
河南安阳中州供水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尚伟介绍说,目前,远道而来的“南水”水质稳定在地表水二类及以上标准,林州人民实现了由吃上水到吃优质水的转变。“丹江水迎来之后,每年可向林州市实现供水4000万方。自2023年1月22日,向林州市供水以来,截至2024年10月31日,总计供水量2120万m³ ,有效解决了城乡用水的供需矛盾。”
(河南台记者 范劼 安阳台记者 申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