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湖北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第11年。11年来,锚定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使命任务,湖北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快打造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枢纽。
强化通道枢纽功能
眼前这架从孟加拉国达卡飞来的货机,刚刚抵达鄂州花湖国际机场,机上货物即将搭乘阿特拉斯航空运往美国西雅图。自今年8月份开通国际“空空中转”业务以来,花湖机场已成功完成超1000单相关业务,助力湖北打造中部“空中出海口”。
湖北国际物流机场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罗国伟:坚持“大航司+大枢纽”的模式,积极构建服务“全球123快货物流圈”的航线网络,实现国际航线网络由串点成线向组网成面的转变。
近年来,湖北发挥区位优势,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在打造通江达海的航运体系方面,湖北谋划和建设沿江高铁、三峡水运新通道、荆汉运河、汉湘桂通道湖北段等重大项目,构建以长江黄金水道为核心的集疏运体系,万吨巨轮可通过长江直达武汉,2023年湖北铁水联运量占长江干线三分之一。在打造高效便捷的陆上通道方面,湖北加快建设中欧班列(武汉)集结中心,56条线路联通亚欧118个城市站点,日本、韩国的货物在武汉转运后直达欧洲,时间节省一半左右。
武汉铁路物流中心营销部经理 马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深化基础设施“硬联通”,我们要做好铁路货运和水运的有效街接,推行 “一单制”物流总包方式,在提高物流效率的同时,帮助企业降低物流成本。
搭建供应链平台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务实合作机制,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湖北积极融入全球供应链网络,聚焦汽车、纺织、医药等优势产业,搭建起了楚象、国控、华纺链等8家重点产业供应链平台,从南美等地进口煤炭590万吨、铁矿1100万吨,2023年对共建国家出口电动汽车增长48.8%。
汇聚全球创新要素,湖北搭建以“用”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在比利时设立欧洲分中心。瞄准生命健康和绿色能源两个领域,推动湖北企业融入欧洲当地的科研链和产业链。成立半年来,该分中心聚集了8位欧洲院士、专家,同时在中国和比利时双边设立了产业创新工作室。
湖北联投东湖高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史文明:下一步将继续加大投资,与新鲁汶大学共建实验室和孵化加速器,与欧洲当地的基金、投融资、 风投机构合作,增强中欧合作科创链韧性,吸引完善产业链上下游,壮大产业链能级。
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今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提出,要“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重、打造内陆开放高地"。近年来,湖北不断拉近与世界的距离,推进制度型开放,推动优势产业出海。通过实施湖北自贸区提升战略,搭建国际贸易数字化平台,深化“单一窗口”建设等举措,全省出口整体通关时间较2021年压缩58%。开放包容的制度体系之下,湖北在共建国家修建近200座桥梁,建成5万个通信项目,推动北斗智能终端进入100多个国家,越来越多的湖北制造正加速走向全球。
架起“双向奔赴”的桥梁,让更多国际合作碰撞出友好的火花。近期在武汉举办的2024年中非创新合作与发展论坛上,中非双方不仅围绕多个领域签署21项合作,还成立了农业科技创新联盟,聚焦粮食安全、绿色发展等中非农业共同关注的领域,精准对接、深度整合产业资源。
非洲科学院前院长、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菲利克斯·达科拉:非洲能看到很多湖北科学家、工程师活跃在各个领域,这样的深入交流给非洲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科技创新联盟集聚了双方在教育、科技、产业上的优势力量,将推动中非合作进入新的阶段。
湖北省科技厅副厅长 杜耘:构成了一个比较好的开放合作的网络,还要聚集更多的科技合作的资源,来更好地来推动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合作。
从科学研究到经贸合作,湖北的国际朋友圈不断巩固。如今,湖北与共建国家建成11个经贸合作区、42个海外仓;2020年至2023年的三年间,全省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增长12倍,与共建国家进出口额增长近2倍。
(长江云新闻记者 金若晗 陈芯蔚 余旭东 黄朋威 冉涛 刘璐 宋杰 李慕文 唐清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