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入冬首场寒潮来了!防寒保暖有讲究,很多人做错了……

健康时报  2024-11-25 21:50:38
分享到:

冷冷冷……入冬来首场寒潮正在横扫大江南北,大风、降温、雨雪齐上阵,你做好防寒保暖准备了吗?殊不知,有些常见的保暖方法其实是错的,做得越多,越伤身体。

11月24日,青海省西宁市迎来降雪。图源新华社

入冬最强寒潮来了!

11月23日,据中央气象台预报,23日至27日寒潮天气将自北向南、自西向东影响我国。这是今年下半年以来首场寒潮和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在其影响下,中东部地区将上演冷暖“大逆转”。

本次寒潮影响范围广,降温幅度大。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董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由于此次冷空气聚集的能量比较强,其东移南下后,基本全国范围都会受到影响。

受寒潮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气温将陆续创下半年来新低,其中北方多地降温幅度大,并伴有大风天气,风寒效应明显。预计,11月25日08时至11月28日08时,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将先后下降6~10℃,其中,华北北部、内蒙古中部及东北地区等地部分地区降温12~14℃,局地16℃以上。

除了大风降温外,这股寒潮带来的雨雪也是相当强,作为此次降雪核心区的东北地区、内蒙古东部等地,将会迎接暴雪或大暴雪。

强冷空气和大风降温天气来袭,防寒保暖措施一定要了解!

11月24日,青海省西宁市迎来降雪。图源新华社

这些防寒保暖的方法都是错的!

湖北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杨帆2024年在医院微信公号刊文介绍了人们常见的防寒保暖的错误方法。

1. 穿很厚的衣服睡觉

很多人认为天气冷多穿些就不冷了,于是穿着很厚的衣服入睡。但过厚的衣物会影响体表的血液循环和皮肤的新陈代谢,穿着睡觉会使被窝内的湿度相对增加,不仅不利于保暖,也不利于人体健康。

其实穿着宽松轻薄的棉睡衣就足够了,虽然一开始会冷,在睡眠状态下,更多的身体热量散发到体表,棉被会锁住热量,最终在被子里形成热循环,获得舒适的睡眠体验。

2. 穿得越多才越暖和

外出时,很多人即使裹了厚厚的衣服,却仍感觉凉飕飕的。其实学会正确利用衣服之间的空气层来隔热保暖,就可以又舒适又保暖。

内衣穿贴身的,中间是宽松柔软的,外衣的手腕、脚踝位置都要收口,防止热量流失。脑袋、脖子、脚丫子都是最怕冷的地方,帽子、围巾、保暖鞋袜一个也不能少。

3. 喝点酒让身体变暖

人们在喝酒后能感到“暖”,主要是酒精对中枢神经起到了暂时性麻痹作用,产生了一种错觉。

实际上,由于血管扩张和血液循环加快,人体热量的消耗也会相应地增加,同时,身体产生的热量也会通过皮肤散发出去,这就意味着消耗了体内更多的热量,从而导致失温。因此,喝酒并不能让身体真正暖和起来,反而可能会让你感觉更冷。

4. 紧闭门窗御寒保暖

人们往往觉得,冬天勤开窗冷空气容易进入室内,从而让室内温度降低,如果不稍加保暖就很容易感冒。因此部分人选择冬天紧闭门窗。

其实,门窗紧闭的房间里二氧化碳会不断上升,在此环境下长时间的工作或学习,很容易造成因缺氧而引发的头昏等不适。所以,天气再冷也应该每天按时开窗通风。

5. 吃高热量食物保暖

有些人认为,奶油糕点等食物热量高,怕冷的人多吃这些食物就可以了。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营养科副主任马莉2022年在医院微信公号刊文指出,高热量食物虽然产生的热量高,但是如果体内代谢跟不上的话,产能也跟不上,暖身作用就不明显了。因此,高热量食物并不一定具有暖身效果。

这些才是真正的“暖身”妙招

1. 吃温补食物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旷惠桃2020年在健康中国微信公号刊文指出,冬季饮食补养以温热为主。饮食上可选择适量羊肉、鸡肉、牛肉、狗肉、鱼类、猪肝、羊肝等肉类,炖煮或炒熟趁热食用;选择核桃、芝麻、燕麦、豆制品、糯米、枸杞、大枣、桂圆、芝麻等磨粉或煮熟趁热食用;宜选择韭菜、木耳、大头菜、莴苣、薯类等,亦当煮熟(炒熟)食用。

2. 做踮脚运动

旷惠桃医生介绍,冬季多做踮脚运动,可以给双脚保暖。双脚并拢站直,踮起脚后跟,脚掌、脚趾着地,以较快的速度和较大的步幅甩臂行走,每天20分钟左右。注意循序渐进,以不疲劳为度(晚上、雨天可在室内进行)。

3. 用生姜泡脚

旷惠桃指出,睡前用苏梗桂枝生姜汤泡脚,可以起到暖身效果。

取紫苏梗、桂枝各30克,生姜10克,加入适量水,煮开5分钟。待温度合适后,泡脚、泡手25分钟~30分钟,有散寒除湿、温通经络的作用。擦干后,用双手手掌对准双脚脚心涌泉穴等穴位进行按、揉、拍、打,约5分钟。

4. 均衡的饮食

马莉医生指出,维生素、矿物质虽然本身不会产生能量,但在机体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促进能量代谢,促进热量的释放。通常,怕冷与以下5点有关。

(1)女性怕冷大多与贫血有关,所以在冬季里可以多吃富含铁、锌的食物,能补血,比如牛、羊肉等红肉类含铁和锌比较丰富。

(2)缺碘的人也容易怕冷,这往往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有关,可以多吃海带、海藻等富含碘的食物。

(3)钙摄入不足也会导致怕冷,建议这类人群要多喝牛奶,还需要适当多吃些豆制品。

(4)B族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2与机体的能量代谢有关,因此,怕冷的人还可以多吃些富含维生素B2的食物,如动物肝脏、鸡蛋、牛奶等。

(5)红枣、桂圆、红糖、坚果等富含微量元素,具有暖身的作用,这一点也符合中医食疗的理论。可作为养生的小零食,平时适量补充。

5. 出门戴帽子

头部有丰富的血管和汗毛,中医说头部是诸阳之会,而且头部常常是裸露的,占全身散热比例大。出门应做好头部保暖,戴个帽子可减少散热,给脑血管一个舒适的温度。

健康时报图

6. 规律的运动

寒潮来袭,人们大多蜗居室内,外出活动减少,有的甚至停止锻炼,这是不可取的。尽管天气寒冷,还是应当保持规律的起居习惯,适度锻炼。最好等待太阳光出来后再进行锻炼。

冬季最佳锻炼时间宜选择在上午9时~11时,下午3时~5时,于天气晴朗、太阳高照时进行。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做广播体操等有氧运动,每天运动40分钟~1小时为宜。注意多晒太阳,补充身体的阳气。

(来源 健康时报综合 新华社 湖北省中医院微信号 健康中国等)

责任编辑 徐珊珊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