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扫黑除恶常态化工作效果显著,群众安全感排名居全省第一
今天(11月19日),湖北省荆门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就荆门市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工作情况进行通报。
长江云新闻记者从发布会现场了解到,2021年扫黑除恶进入常态化以来,荆门市共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1个,恶势力犯罪组织9个,破获案件200起,抓获目标逃犯28人。批捕涉黑恶犯罪案件10件、49人。起诉涉黑恶案件10件、73人,一审审结涉黑恶案件12件、116人,二审审结涉黑恶案件3件、44人,全市法院执行涉黑恶财产案件10件,黑财执行到位6432万元。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对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共处理83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42人,组织处理41人;采取留置措施2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7人。今年上半年,省政法委进行的全省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中,荆门市群众安全感排名全省第一,扫黑除恶成效评价排名全省第二。
荆门市公安局:充分发挥“主力军”“尖刀队”作用
以“情指行”一体化中心为牵引、大数据中心为总支撑,探索建立“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先后办结上级督办转办线索216条,查实成案85条。深化队伍教育整顿,开展黑恶案件“回头看”、查否线索“大起底”、十类案件“再抽丝”,清案情、查案卷、攻案件,共起底复核黑恶线索193条、十类案件121起,转化黑恶案件战果3起。
制发公安提示函88份,集中整治治安乱点13个。突出重点案件“清源”。以“雷火”“夏季行动”为牵引,一体推进“毒枪诈赌黄”五大攻坚行动,全市刑事发案、涉黑涉恶“十类案件”大幅度下降。
荆门市纪委监委: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持续推进“打伞破网”工作
扫黑除恶常态化以来,市纪委监委把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零容忍”的态度有腐必查、有伞必打、有网必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83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42人,组织处理41人;采取留置措施2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7人,有效净化了地方政治生态。
荆门市纪委监委对常态化以来摸排的133条问题线索全部实行台账式清单化管理,确保应查尽查;对社会影响大、反映问题清晰的线索,优先查办、集中攻坚,确保线索有效转化成案,目前,所有问题线索已全部办结。
荆门市人民法院:坚持办案攻坚与“打财断血”、综合治理同向发力
自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开展以来,荆门两级法院不断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工作向纵深发展。截至2024年9月底,全市法院一审审结涉黑涉恶案件12件116人,二审审结涉黑涉恶案件3件44人,全市法院执行涉黑涉恶财产案件10件,“黑财”执行到位6432余万元。
2021年以来,全市法院就重点行业领域整治工作发出司法建议10余份,全部落实整改到位。依法开展从严从快惩处涉校园安全、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非法催收、电信诈骗及关联犯罪等违法犯罪行为专项行动,配合相关部门开展黄赌毒、涉众型经济犯罪等违法犯罪行为专项整治,及时启动教育、医疗、金融放贷、市场流通新四大行业领域整治。严格落实“两个一律”“一案三查”要求,认真执行签字背书和“保护伞”情况“零报告”制度,深挖“保护伞”“关系网”“漏罪”线索,确保法院环节线索排查无死角、移送无遗漏。2021年以来,共向市纪委监委移交问题线索23条,向市公安局移送违法犯罪线索5条。
荆门市检察机关:“是黑恶一个不漏、不是黑恶一个不凑”
荆门市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中,切实履行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和法律监督等职责,全力“打伞破网”“打财断血”,推动重点行业领域集中治理向纵深发展,有力巩固拓展专项斗争成果,共批准逮捕黑恶案件14件60人,起诉16件86人。
会同其他政法部门共同开展“黑财”联合处置行动,加强财产刑刑罚执行监督,充分发挥罚金刑作用,提出财产刑量刑建议24份,依法追缴违法所得,涉及罚金刑24人共计336.81万元,判决追缴违法所得1.1亿余元,已经执行到位6432万元,有力摧毁了黑恶势力经济基础。
积极助力八大行业领域整治。坚持打早打小,源头预防,持续巩固深化治理成效,深入排查行业管理部门漏洞,有针对性地制发高质量检察建议10件,提出相关整改问题47项,并加强跟踪督办,整改回复率100%,有力推动了行业乱象有效治理、职能管理堵漏建制。
荆门市市场监管系统:“五坚持五强化”,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走深走实
坚持高位推动,强化责任落实。全市市场监管部门把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市场监管年度重点工作,确保全市系统扫黑除恶工作始终与省、市保持同一频率。
坚持全面排查,强化源头治理。2021年以来,全市系统累计出动执法人员5.36万人次,检查经营主体12.49万户次,处理投诉举报2.61万件,移送公安部门线索93条。
坚持靶向发力,强化重拳打击。聚焦民生关注、热点问题,开展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铁拳”行动等各类专项整治,累计查处违法案件8379件,曝光典型案例200余件,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坚持部门协作,强化联合惩戒。深化与公安、法院、检察院等部门联动,协助调取企业登记注册信息6200余次,配合省内外司法机关实施冻结股权400余件,冻结股权价值67亿余元;开展联合惩戒,处理涉案空壳公司138家,其中吊销营业执照64家,撤销登记40家,注销6家,列入经营异常名录28家。
坚持广泛宣传,强化社会共治。利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日、食品安全周、安全生产月、全国法治宣传日等时间节点,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宣传进企业、进市场、进社区,累计开展活动300余次,发布推文400余篇,发放资料5.5万余份。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李成汉 通讯员 李慧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