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中国·大江澎湃 | 一河清水入大江
千湖之省的湖北,是中国水环境最复杂、治水任务最紧迫的省份之一。2023年初,《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将“统筹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严控到每一片流域。同年8月,湖北启动5个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区域的先行探索。如今,一年多时间过去了,这些小流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来看系列报道《奋进中国·大江澎湃》记者的一线探访。
雨后,位于带水河中游的杉木坝村游人如织。
恩施州恩施市龙凤镇杉木坝村村民 王珍:“以前像街前街后,杉木老街,它就随时随地都可以看见污水,但从去年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后,就感觉到一点一点的变化。”
变化,源于一场事关带水河“生死”的拉锯。早在10年前,带水河中游盛行生猪养殖,大量的养殖尾水和生活污水直排,造成水质恶化。
恩施州恩施市龙凤镇杉木坝村生猪养殖大户 方荣:“我每天从桥上过,水质一天比一天差 ,青苔就一天比一天多,心情比较沉重。”
治污,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靠更科学、更系统的治理手段。2023年,《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在全国率先提出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统筹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统筹考虑流域单元内水、气、土、固废污染治理等多种因素。同年8月,湖北将恩施带水河等5个小流域纳入综合治理试点区域。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在湖北启动。眼前这五幅小流域治理规划图,就是当地设计的,专用于带水河这类山区小流域的系统规划。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谭杪萌:“上游以生态保育为主,中游板块的最大特征,就是我们恩施本地生猪的养殖量是非常大的,主要引导他们形成种养循环的模式,到了下游板块,因为它离州城就很近了,我们主要的策略就是提升镇区的公共服务水平。”
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资源禀赋,治理的关键在于“因地制宜”。走访中记者发现,带水河流域内,已经改造出三种污水处理设施,在散户聚居区域,家家户户都建造了“三格化粪池”,污水就地处理后,流入门前农田;相对集中的村舍,采用“预处理+人工湿地”的模式,而在人口密集的村镇,则建起两座污水处理厂。
恩施州恩施市龙凤镇杉木坝村村民 彭章翠:“家家户户都有化粪池,它们都划成一格一格的,随时都是干干净净的。”
当地还开发出“猪-沼-果”循环农业模式,将养殖粪污干湿分离、就地发酵、变废为宝,粪污综合利用率由85%提升至95%。在当地农业部门的推广下,带水河中游已完成16户规模养殖场、182家养殖专业户、1692户散养户的硬件设施改造升级。
恩施州恩施市龙凤镇杉木坝村生猪养殖大户 方荣:“我们猪场周围800多亩全部是种的果树,沼液沼渣,目前应该是可以全部消纳的。”
长久保护的关键,还在于人的转变。当地运用共同缔造理念,每个院落都成立了党小组,组织群众参与政策宣讲、生态保护、协商议事,引导群众从被动整改转变为主动保护。
恩施州恩施市龙凤镇杉木坝村村民 王珍:“人人都想当榜首的,稍微积分高一点,那都是一种荣誉感。”
除了“因地制宜”保护,当地还“因地制宜”发展新业态:抓住生态优势,建起恩施州最大的抹茶基地和全国最大的堇叶碎米荠种植基地,成为农户增收的绿色“法宝”;配套文旅设施,龙马风情小镇成功创建AAA级景区,带动320多户农户年均增收5000多元。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谭杪萌:“我们在小流域治理过程当中,保护好自然本底的条件之下,我们进行了这种产业的发展和引导,把富民和生态保护统一起来。”
眼下,湖北正组织多个专家团队,对十堰茅塔河、荆州崇湖、咸宁羊楼洞港等5个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进行顶层规划、治污成效、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等多方位的评估。到今年底,将全面总结5个试点的先进经验,推动小流域综合治理从“点上发力”到“面上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