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自己的《山海经》“再山海—王川个展”在汉开展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自己的《山海经》。”今天(11月1日),由湖北美术馆馆长冀少峰担任策展人的“再山海——王川个展”在湖北美术馆开展,这是艺术家王川对《山海经》的又一次深度探索与呈现。
《山海经》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部奇书,承载着古代中国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文化内涵。中央美术学院摄影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川与《山海经》的缘分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当时就读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书籍艺术系的他,因一本包含大量《山海经》桥段的《上古神话演义》而与之结缘。2020年起,他投入大量时间深入研究《山海经》。此次创作历时三年半,展出作品约为总量的1/3。
在王川眼中,《山海经》是上古先民基于对自然万物的认知所形成的敬畏,蕴含着窥天鉴地的智慧先验以及超时空的意义。这种深刻理解贯穿于他此次展览的作品之中。
走进湖北美术馆负一楼展厅,仿佛踏入一个奇幻世界。梦幻绮丽的奇珍异兽,徐徐展开一幅幅中国传统文化中传奇的山海异兽图,令人目不暇接。展览分为光栅灯箱作品和古画系列两个板块,每个板块都彰显着艺术家独特的创作理念与创新诠释。
在光栅灯箱作品板块中,作品《孟极》绘制出一只昆仑山神兽九尾白虎,蹲伏在白雪覆盖的颐和园古建筑屋顶上。它既保留了中国传统神兽的神秘与威严,又仿佛真实存在于现实世界的某个角落。观众李女士兴奋地拿起手机寻找角度与灯箱中的神兽合影,她说:“这些神兽太萌、太好看了,要走动起来才能看清,好像是活的一样,这种体验太奇妙了。”
王川为打造这些作品,花费近两年时间精心塑造了约120个成体系成系列的形象,使《山海经》中的奇幻世界得以具象化。
“我希望它更多地源于中国的传统,但也要关照当下。”他在创作前为自己设定 “三条红线”,坚决不重复古人、他人和自己,并坚持以中国元素为核心。在造型上,他参考中国古代青铜器、画像石、画像砖等;在色彩上,借鉴墓室壁画,将手绘与电脑绘画和摄影巧妙融合。鲜活的形象结合现代场景的照片,仿佛把一只只神兽从古老传说拉进现实,每一件灯箱作品背后都历经复杂的匹配过程,王川翻阅过去20年的照片为神兽寻找合适场景。
古画系列同样吸睛。艺术家深入研究中国美术史,为每个神兽在古画中寻觅合适的呈现方式。例如,山海经中的青要山是帝禹的后宫所在地,䰠武罗作为后宫娘娘兼美神,细腰婀娜,声音清脆如玉石相碰。王川将五代顾德谦的《莲池水禽图》与山海精灵䰠武罗完美地进行了融合。
“遥远的传统从历史深处走出,融入当今纷繁多元的社会现实。”在策展人冀少峰看来,“艺术家把传统文化《山海经》及经典图像中的经典环境、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经彩绘,再通过翻拍、数字后期,最终回归摄影图像。传统的文化符号经过王川的数码、数据的激发,生成了一种新符号。“一种非现实的虚拟的幻境向你袭来,那种自由的幻觉,那种无尽的想象,那种浪漫的抒发,把当代社会的审美化外观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来。”
据悉,本次展览在湖北美术馆特展厅展出,展期持续至11月24日,观众可免费参观。
(长江云新闻记者 刘炜 通讯员 符坚 夏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