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看门人”单霁翔在编钟之乡随州 讲述文化的力量
10月15日上午,故宫学院院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来到湖北随州,作题为《文化的力量——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的讲座,现场数百名观众聚精会神,聆听他讲述如何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继而在年轻群体当中火起来的历程,每当讲述故宫的文物保护、焕新出彩和内外环境整治,现场观众都报以热烈掌声,为这位故宫“看门人”由衷点赞。
在两个小时讲座里,单霁翔讲述了故宫博物院库近年来如何“激活”沉睡的文物,充分发挥文化的力量。在讲座中,单霁翔提出了他对于文物保护的理念,他指出,保护好文物,不是死看硬守,而是修缮好,让他们有尊严地走出库房,形成文化力量,让群众从中受益。
单霁翔还重点分享了自己在国家文物局任职期间,协助国内文保项目申请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经历。他透露,到2019年良渚古城申报成功之时,中国成为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通过申遗,改变了我国文物保护的理念。此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各省相继诞生,湖北也有,随州也正在推进这一进程。
在随期间,单霁翔还重点考察了随州曾侯乙墓发掘地擂鼓墩考古遗址公园的保护和建设,以及炎帝神农故里的传承和发展进展,在随州市曾都区擂鼓墩考古遗址公园,单霁翔深入现场,仔细询问数十年来对考古遗址公园的发掘和保护细节,对文物保护工作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随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人文始祖,青铜乐祖,调味始祖的所在地,有“三祖鼎立”之说,当前,湖北随州正在扎实推进擂鼓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和曾侯乙编钟申报世界记忆名录等工作。
曾侯乙编钟铭文是目前所见唯一的中国先秦宫廷乐律文献,铭文记载了当时的乐音体系及其乐音间的关系,体现了丰富的、严密的乐律学知识体系,是先秦宫廷音乐理论和实践的系统总结。这些先秦官方乐律文献为中国出土金文中所仅见,所记录的28个律名有三分之二在典籍中失传。
曾侯乙编钟是实用乐器,至今可以演奏,音响完好保存了当时的乐音信息,音高稳定,音域宽广,体系宏大。作为档案文献的载体,其铭文与音响互通互证,记录了约2400年前中国的音乐理论与实践。曾侯乙编钟铭文与乐音信息,二者共存一体,构成了迄今所知公元前5世纪世界范围内唯一的有声文献,是人类音乐史上的奇迹。
曾侯乙编钟的铭文与乐音信息蕴含了丰富的音乐数理关系,是“轴心时代”人类高度发达的抽象思维能力的见证,在世界音乐史、科技史、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擂鼓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主要依托随州博物馆、曾侯乙墓和现存封土冢等古遗址古墓葬,将考古遗址保护展示、出土文物陈列、保护区环境整治、文博产业落地与山水田园风光相结合,形成集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文化空间。
随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指出,擂鼓墩古墓群是随州市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和经济潜力。要认识到建设擂鼓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重大意义,要实现高站位策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运营,加速推进擂鼓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进程。
单霁翔说,故宫博物院是全世界观众来访量最多,拥有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宫殿建筑群,珍贵藏品门类齐全、数量众多的博物馆,但多年前大部分馆舍并没有对外开放,99%的藏品沉睡在库房里。今天的故宫,要让文化遗产资源为现实生活做贡献。
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他有针对性地在故宫进行了三年艰的环境整治,将9371间房子清理得干干净净,恢复了故宫的面貌,开放区域从2014年的52%增加到80%。
以我国申遗的历程为主线,单霁翔对随州在这方面工作也提出了专家建议,单霁翔说,通过社会各界的一起努力,故宫博物院将一个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世纪,这是一代又一代文博人接续奋斗的结果,相信以这种事业精神,随州对于文物保护和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也能奔向更美好的未来。
(长江云新闻记者 雷少军 周科屹 通讯员 袁绪军 李贵 聂峥 魏言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