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跃华,我没办法还你年华

长江云新闻  2024-09-30 00:57:20
分享到:

H5 | 跃华,我没办法还你年华(点击查看)


跃华:

听一位88岁的老兵讲起你的故事,他老泪纵横,我热泪盈眶。

你的传奇被岁月尘封,在一卷老式磁带里珍藏了39年。

跃华,1985年你牺牲前留下的磁带,当年就被你的老首长、如今88岁的老兵白绍珍翻录了一盘,珍藏在家。前不久,我们记者在采访军休老兵时,白老拿出这盘磁带,由于久经岁月无法播放,希望我们能修复你的声音,我们义不容辞地答应了。

跃华,前几天,我们通过新技术修复了那盘老磁带。我们听到了39年前你留给家人痛彻心扉的遗言,还有你饱含深情的三首歌。

跃华,你的歌是用离人的泪作的词,用冲天的炮谱的曲,用赤诚的心起的调,听得我们的心跟着你一起,碎了一万零一次。

跃华,今天是第11个国家烈士纪念日,明天我们也将迎来共和国的75岁生日。在这个历史时刻,你的故事,终将会成为不可磨灭的历史,每一位中国人都不能忘却的历史。

跃华,感谢你,感谢你让新时代的我们,能聆听到你荡气回肠的英雄一生——一个25岁青春的无悔一生。



五载从军路

一腔热血竞长空,全能战士真英雄

(长江云新闻运用AI技术,对郭跃华生前照片进行数字处理,再现烈士生前动态影像)

1960年1月29日,郭跃华出生在河北平乡的一个农村家庭,父母用“跃华”为他取名,“跃”代表飞跃,“华”代表中华。郭跃华还有兄弟姐妹三人,母亲长年患病,家庭十分困难。

现年55岁的弟弟郭要俊说,“大哥(郭跃华)当时身体条件特别好,经常帮村里老人挑水,别人都是一个肩膀挑两桶水,他能挑四桶。”

1980年,郭跃华读完高中,被生产队选中当兵入伍,那一刻起,他的一身橄榄绿就再也没有脱下。

郭跃华入伍后在空降兵部队服役,参军那一年,郭跃华就跟随连队飞赴内蒙古寒区训练。训练时,他得了肠炎,发高烧,飞机的颠簸使他连胆汁都吐出来了,连队干部劝他随机着陆,但他坚持和战友们一起跳伞。着陆后,他又顽强地进行了5公里的战术机动,直至演习结束。

现年88岁的老兵白绍珍曾任空降兵第15军副参谋长,他对战士郭跃华赞不绝口:“他是我最喜欢的士兵之一,刚一见到他的操练,就看出是个当兵的好苗子!”

在郭跃华的军旅生涯里,他担任过43旅侦察连3班班长,曾3次被师部树立为训练标兵,多次被军部评为侦察兵专业技术尖子、“四会教练员”“摩托车乘车射击能手”。先后夺得军、军区、空军侦察兵全能项目的第一名,大军区第三名,两次荣立三等功。

“我们的侦察兵,是尖刀中的尖刀,尖子里面的尖子,要的就是来无影去无踪。即便我们优中选优,郭跃华也能满足所有要求,可以说,他是在优中选优的人里面还要更拔尖的战士。”白绍珍说。



一封归队令

新婚三日上战场,从此生死两茫茫

“任务紧急,速回!”

郭跃华新婚第三天,一封军部发来的电报飞到他手中。军人的直觉让他一下子就读懂了这六个字的意思:要上前线了。

此前,郭跃华的父亲曾多次写信让他回家办婚事,郭跃华都以连队建设为重,执意推迟了时间。

1984年,郭跃华的父亲千里迢迢地赶到部队驻地,当面劝说郭跃华随自己回去完婚,但当时连队跳伞训练任务重,缺少像郭跃华这样的优秀教练,他狠心地再次拒绝年迈的父亲。

1985年初,在父亲和连队干部的再三催促下,郭跃华终于回到河北老家,和青梅竹马的爱人完婚。本来,由于部队的训练强度大、任务重,这场婚礼已经被拖了好几年。

没想到,燕尔新婚才三天,辞别爱人上前线。为了不让家人担心,郭跃华谎称自己只是要去煤矿劳动。



老山战斗志

身中子弹十三发,怒目圆睁热血洒

“7月3日晚上,是我送他们出发的,唉……”白绍珍泪光闪烁,声音颤抖地向记者讲起那天的战斗。

1985年3月,在湖北广水模拟训练一个多月后,郭跃华所在的空军空降兵部队换上陆军军装,开赴对越边境自卫还击战前线。

在中越边境的老山地区,面积仅有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两国展开了长达9年的激烈战斗。1984年至1993年期间,昔日的宁静被枪声、炮火和警报声取代,土地荒芜,人们无家可归。

越军无情的攻击导致数百名中国边防军民失去了宝贵生命,随着越南在中国边境的挑衅活动日益加剧,我军立即部署还击计划。

1985年7月3日,郭跃华奉命参加敌后侦察捕俘小组,深入敌后执行任务。

临行前,时任空降兵第15军派驻侦察大队联络组组长白绍珍仔细检查了捕俘组战士们的备战情况。

“我下命令让他们做了一套战术动作,要看下他们的动作合不合格,对各种信号的含义清不清楚,要考一考他们,为上前线做最后的检验。”白绍珍回忆,郭跃华在捕俘组里个子最高,听到命令后行动得最快,整套战术动作标准规范,在他的身上能看到军人的血性。

7月4日凌晨3点,郭跃华的捕俘突击组经过长时间的爬行前进到达伏击位置,这个地方位于敌人盘踞的无名寨和某高地之间的山坡小路旁。虽然是捕俘的有利地点,但也处在越军交叉火力网之下,十分危险。在郭跃华的坚决请求下,大队批准他担任第一捕俘手。

上午9点50分,4名越军端着枪走了出来,到距捕俘点100米时,两名越军转向另一条道,还有两名越军朝设伏点走来。当一名越军进入伏击点时,郭跃华一跃而起,干净利索地将其俘获。另一名越军见状,扭头就跑,情急之下,捕俘手只能用微声冲锋枪将其击毙。

正当战士们押着俘虏准备撤回时,被惊动的越军在火力掩护下朝郭跃华和同志们包抄过来。由于捕俘组携带的武器都是轻武器,火力较弱,难以应付人数众多的越军,加之当天能见度很低,我方的迫击炮与重机枪无法提供火力支援。此时捕俘组13人陷入危机,需要有人站出来。

捕俘组被包围后,已经处于十分危急的地步,稍有犹豫就会全军覆没。危急时刻,郭跃华带领本组同志占据有利地形,火力掩护其他同志撤离。然而,在激战中,郭跃华不幸中弹牺牲。负责断后的4位战士,也都倒在了血泊中。

在这场战斗后,掩护组、接应组的战友们找到郭跃华时,发现他胸部13处负伤,头颅被削去半边,但这位英雄仍保持着射击的姿势,直至生命最后一刻,郭跃华依旧怒目圆睁,右手中指还套着手雷环,左手还握着一颗准备和敌人同归于尽的“光荣弹”。

这次战斗,我军共牺牲了四名战士,后来技侦人员从敌人电台里证实,击毙越军36人。郭跃华的生命,永远地定格在了25岁。



三首英雄歌

一卷磁带英雄血,三曲绝唱家国泪

在白老家里,存放着这卷掉了色的磁带。其实,这是一卷翻录带,原磁带一直放在郭跃华的老母亲身边。

白老的这卷磁带,外壳上写着“一九八五年,老山作战,战友郭跃华烈士的遗言”。郭跃华牺牲后,战士们从他的背包里,找到了一卷磁带,它被他的几件旧衣服裹了起来,塞在了最里边。

“当时听士兵们说,在郭跃华的包里发现了一卷磁带,我马上让人去取过来。”白绍珍说,听完郭跃华的遗言,他潸然泪下,又赶紧找人帮忙翻录了一卷,一直留在了自己家里。

1985年1月,郭跃华从河北老家回到部队,得知战斗任务后,就录下了这段遗言。

“他一个人偷偷地去借了台录音机,弄了卷录音带,然后关着门录下了这段遗言。”白绍珍后来听战士们说起这件事,热泪又一次夺眶而出。

经过技术修复,我们从这盘磁带里,听到了来自39年前这位英雄的真实声音。

在遗言的最后,郭跃华唱了三首歌《梦中的妈妈》《月亮代表我的心》《酒干倘卖无》,他边哭边说,边哭边唱,然后把磁带紧紧包好,这是他留给家人们最后的念想。

22分30秒的遗言,25岁的青春,在老山的空谷里,在用血泪筑成的战壕前,年轻的解放军战士把生命献给了国家,献给了人民。

苍山不老,风华正茂,烈士血泪,家国情深,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跃华,我没办法还你年华


跃华:

你牺牲时,年仅25岁。你曾和新婚仅三天的妻子说,“雪萍,我没有办法还你的年华。”而你,以身报国,壮烈牺牲,我们又拿什么还你的年华呢?

跃华,我没办法还你年华,但你的赤诚如霞,留下出征绝唱,穿越39载,无不让人闻之泪洒。

跃华,我没办法还你年华,但你的牺牲伟大,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伟大盛世和平如画。

跃华,我没办法还你年华,但你的无畏如侠,挥舞猎猎之火,熊熊燃烧,点燃无数爱国火花。

跃华,我没办法还你年华,但你的青春无涯,筑起历史丰碑,轰轰烈烈,我们永远缅怀有加。


总监制:岑卓

监   制:洪燕

策划统筹:梁延 徐瑗 康耀方 尹俊

记   者:邓国辉 陈亚曦 庞栋 阮翔

通讯员:包晓霁 孙四海 石港霞

编   校:杨晓

产品制作:梁意 陈亚曦 王子煊 石璐茜 杨紫悦 郑淑俊

支持协助:湖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责任编辑 陈亚曦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