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湖北霸屏央视!

湖北发布  2024-09-22 22:37:17
分享到:

9月21日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75周年特别节目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共和国巡礼·湖北篇》

在央视新闻频道、央广中国之声

央视新闻客户端播出

整期节目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地处内陆腹地的湖北,紧扣时代发展脉搏,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绿色发展,促进共同富裕,谱写了一曲曲奋发图强的壮丽乐章。

一个小时的直播节目用全新视角聚焦湖北近年来的发展成就。让我们随镜头走近桥梁、港口、光谷、车谷、湖泊、田野,感受新湖北、湖北人的魅力。

飞“阅”荆楚  “桥”见湖北

湖北是长江干流

流经里程最长的省份

如今

绵延湖北1061公里的长江岸线上

伫立着已经建成的38座长江大桥

从空中俯瞰长江武汉段

已有11座长江大桥跨越天堑

千姿百态的桥跨江而立

众多属于中国桥梁历史的第一次

诞生于此

长江湖北段已经成为湖北造桥团队

自主创新、技术突破的实验场

从这里出发,他们在30多个国家

设计建造了近200座大桥

全球大跨度桥梁

一半以上是湖北制造的

外国人眼中的“赛博武汉”

武汉是中国近现代工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1958年,新中国第一炉铁水在武汉喷涌而出,武汉的铁与火曾托举着中国现代工业奋力前行;20世纪90年代,“中法合资30万辆轿车”项目落户武汉,带来了后来湖北的第一大支柱产业——汽车产业;新时代,武汉布局“光芯屏端网”等前沿产业,一批批科技领域的最新成果喷涌而出。

从新中国成立75年来的历史维度看,武汉的发展脉络清晰可见。这座城市以前的形象是“钢之城”,而现在却成了许多人眼中的“赛博武汉”。

穿梭时光看光谷:

“一束光”到一座科创新城

“光谷”,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引领,带动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一起去看看“光谷”的前世今生,看这里是如何从“一束光”蝶变为一座科创新城。

光谷,凭创新起家。1976年,赵梓森院士在自制的简陋实验室里,拉制出中国第一根石英光纤。中国光电子信息产业的星星之火,在这片籍籍无名的土地上,开始闪烁。

因光而兴,聚光成谷。如今,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独树一帜。

光谷建有5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个国家创新中心、高新技术企业5700余家。光谷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0.5%,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并正在超前布局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脑科学等未来产业。

如今“中国光谷”正在加快迈向“世界光谷”,一个未来的科技之城还将持续“发光”。

“超视觉感知”

提前预警 驾驶更安全

从机械产品到移动的智能终端

从跟随到领跑

湖北汽车产业

正在加速驶入绿色低碳的快车道

内畅外联 通达全球

花湖机场有“好货”

一只大闸蟹从鄂州梁子湖的水里

游到全国人民的餐桌上

需要多长时间呢?

在鄂州花湖国际机场转运中心

通过机场的绿色通道

大闸蟹就能从湖里“无缝登机”

运往各地

除了让本地的好货通达四方

也让世界的好货来到身旁

进口商品一键报关、一键通关

多重保障

让空中出海口的国际联通加速度

每周能为中外经贸往来

提供近3000吨的航空运力

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打造国内国际新高地

花湖机场成为链接国内外市场的

关键节点

一条空中丝路在云端加速织就

推进港口建设

多式联运通道将湖北与世界联通

依江而立

武汉阳逻港集装箱吞吐量

已稳居长江中上游港口第一位

28条集装箱航线

近40条多式联运通道

将湖北与世界连通

湖北推进长江大保护

感受长江生态巨大变化

麋鹿和江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为了对它们进行保护

1991年

专家选定湖北石首天鹅洲湿地

建立自然保护区

随着这里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尤其是近几年长江生态的改善

保护区内的麋鹿数量从最开始的64只

增长到了现在的3800多只

江豚的数量也从最初的5头

繁衍增长至101头

如今在保护区内

麋鹿欢腾、江豚戏水成为常态

麋鹿和江豚种群成长壮大的背后

湖北坚持共抓大保护

不搞大开发

始终把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

近年来

湖北大力推进流域生态环境修复

实施五级河湖长制林长制

一体推进禁渔、治岸、增绿、活水

实行长江汉江流域禁捕退捕

长江生态系统稳定性不断提升

生物资源量快速恢复

用心、用情守护一库碧水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

丹江口是守护“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

重要一关

多年来

这里包括志愿者在内的广大干部、群众

积极参与治水护水工作

湖北丹江口市余家湾村

属于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的中心地带

村湾生态环境与库区的水源质量息息相关

每个星期村民们都会自发地组成

守水护水环保志愿者队伍

开展保护水质的志愿活动

为了减少养殖产生的污染

村里8个养殖场16个大养殖户

全部实现排污整改

达到了环保要求

随着村湾人居环境持续变好

周边和外地前来参观的游客越来越多

还吸引了外来企业投资乡村旅游民宿

2024年8月13日

习近平总书记

给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的

环保志愿者回信

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

截至目前

丹江口市已成立

336个“小水滴”守水护水志愿服务队

实名注册志愿者近9万人

从“主动脉”到“毛细血管”

小流域“治”出大生态

2023年

湖北以5个试点区域为抓手

全力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

恩施州带水河流域

是5个试点中的一个

带水河哺育了当地人民

但直排的养殖污水和生活污水

使带水河一度成了“污水河”

带水河的水汇入清江

清江是长江的一级支流

治理不好带水河就会影响清江的水质

甚至会影响到长江的水质

针对带水河日益恶化的环境

养殖户们对老旧猪圈进行多轮改造

建设沼气池集中收储粪污

但带水河的“病”依然不见好转

2023年

《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

统筹发展规划纲要》出台

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在湖北启动

上游发展茶叶和文旅产业

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最重要的是让老百姓富起来

中游推广

“猪—沼—果”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下游规划建设城郊康养休闲示范区

和城镇综合服务区

经过一年多时间

带水河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的成效明显

眼下

湖北已经完成对十堰茅塔河

荆州崇湖、咸宁羊楼洞港等

5个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的中期评估验收

到今年底

将在全省3个一级流域

16个二级流域推广应用

推动小流域综合治理

从“点上发力”到“全面开花”

“中国饭碗”里的湖北贡献

自古湖北就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湖北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湖北的农业有哪些成绩?

湖北监利是全国水稻种植大县

常年水稻种植面积在220万亩以上

水稻总产量稳定在120万吨以上

无人驾驶收割机智能化水稻

无人植保机一喷多促

……

监利兴华智慧农场

展现着荆州以数字技术引领农业转型

以智慧农业建设端牢“中国饭碗”

“畜牧水产”云中安家

湖北淡水产品产量

连续28年位居全国第一

湖北在发展集约化规模养殖的同时

还把畜禽养殖搬到了楼上

发展空中养殖

在湖北赤壁

黄鳝规模化养殖场室外养殖水塘

当地采取了稻、虾、鳝共生的模式

一田三用、一水三收

显著提高水田的综合产出和经济效益

为了提高养殖效率

这里还建设了室内养殖区域

可以避免天气、天敌带来的影响

高效、环保、智能

是湖北这些年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词

湖北鄂州高楼养猪基地

是世界单体面积最大

楼层最高的养猪基地

高空养猪模式在同样的饲养量下

土地占用面积只有常规饲养模式的5%

空中渔场项目

通过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

1立方水体鱼类产量达到60公斤以上

对比传统水塘产能提升了10到20倍

这种空中养殖

正是湖北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

高效智能环保的探索

未来,湖北还会沿着这条路

继续推动信息技术和农业深度融合

七十五载风雨兼程,砥力奋进

在湖北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上

每一寸都镌刻着发展的足迹

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犹如春日之苗蓬勃生长

湖北以独有的坚韧与创新

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奋进诗篇

(来源:湖北发布、央视新闻客户端、武汉广播电视台、武汉发布)

责任编辑 李小涵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