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总有一条大江在心中流淌
——“武汉热闹得像过年!”
——“不,比过年还热闹。”
这是我昨晚在地铁上听到的一番对话。
昨晚,长江文化艺术季开幕式点燃了江城武汉,半个城的人都想去江边瞅瞅,因为,“喝过长江水的人,总有一条大江在心中流淌”。
长江文化艺术季,最核心的关键词是“文化”。而文化,只有与群众深深地“绑定”,只有走进群众的心里,才能拥有其旺盛的生命力。大桥与二桥间的水岸线上,光影肆意作画,震撼人心;150名群众唱响《我的祖国》、十二所高校千名大学生演绎《长江之歌》,鼓舞人心;10000多发烟花在长江上空铺开,点亮璀璨烟火画卷,激动人心。我认为比这些还要壮观的,是两江四岸汹涌澎湃的人流,他们不是演员,却是这场文化盛宴最重要的一部分,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观赏视角,都能拾取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另外,开幕式只是序章,整个长江文化艺术季要一直延续到11月,接下来,学术、美术、电影、舞台艺术等等……每天都有精彩,同样,每个人也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观赏视角,拾取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
长江文化艺术季,另一个关键词是“长江文化”。
湖北拥有1061公里、最长的长江(干流)岸线,是长江文化的集中涵养地,武汉是长江干流与其最大支流的交汇点,在湖北点亮长江文化之光,是湖北理所应当的责任。而同时,大河文明的共通之处是“流动”与“共荣”,不同气质的文化被一条割不断的水脉滋养着,形成了割不断的文脉。昨晚,当夜空中数千架无人机依次点亮长江流域13省市的文化名片时,现场的惊叹声、叫好声不绝于耳。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各自凝视着不同的水面,留下了多少性格迥异的故事。岳麓书院的“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东林书院的“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又有着怎样不同的气质?这些不同,被一整条大江联系着,共同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这是我们大手笔办好这次长江文化艺术季的主旨所在,而艺术季本身,也正是推动长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载体。
遥想东坡先生在湖北写下关于长江的代表作“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已过去近一千年了。也许,大江并未东去,大江,流进了每个人的心里。
(长江云新闻记者 尹华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