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打高蛋白 400万亩鄂产大豆蹚出发展新路
大豆是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稳粮扩豆促增,湖北勇担粮食安全重任。湖北夏播大豆适宜时间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收获期历时约90天。现在,省内各地的大豆陆续成熟,今年湖北大豆产量如何?产业发展有何新动向?我们听听农业专家怎么说。
8月下旬,走进荆州市公安县父子家庭农场,豆叶接连成片,粗壮的豆秆上长着一簇簇密实的豆荚,经专家组测量,这块田干豆亩产突破600斤。除了公安县,潜江、仙桃、天门等十个县市区也在规模化种植大豆,湖北优质大豆种植面积近400万亩,在我国长江以南省份中居第一位。
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副研究员杨中路:“很多其它产区的大豆品种来到湖北种植之后,蛋白含量都有提高,甚至是一些不是高蛋白的品种,来到湖北省种植以后也变成了高蛋白品种。这就是湖北省综合的气候条件形成的优质大豆生产的根本。”
2023年,杨中路开始承担国家大豆长江流域鲜食大豆区域试验工作,他表示,长江以南地区中,四川、重庆、湖南、湖北等地是国家高蛋白大豆主产区和优质产区。近年来,湖北高蛋白优质大豆加工市场广阔,产业发展迅速,产品俏销全国。
通俗来讲,大豆里可溶蛋白含量越高,就越容易生产出各类豆制品。差异化定位,抢占市场空白点,专家建议湖北大豆走特色发展之路,发展高蛋白优质大豆。
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副研究员杨中路:“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我们优质食用大豆的消费层面是不会变的,我们传承几千年的豆制品消费文化是不变的。因此对高蛋白大豆的需求是比较旺盛的,也是不可替代的。”
山东省济宁市农科院副院长李素珍,是大豆遗传育种与栽培专家,这两天,她正在湖北调研交流,发现湖北高蛋白含量的大豆在市场上颇受青睐,优质优价已成趋势。李素珍建议,选育优良品种,推广高效技术模式,将有效推动湖北大豆产业高质量发展。
山东省济宁市农科院副院 李素珍:“像黄淮海地区、南方长江流域这一块,要选择高蛋白早熟的品种。比如说8月份收获的大豆比9月份以后就差一个月时间,价格高了好多。所以说在时间点上,还有它的蛋白质含量上,要从这两个点多注意。”
受气候和地理特点影响,湖北高蛋白优质大豆的每亩用种量在15斤到20斤,已有山东、安徽等外省种企布局湖北。与此同时,全国高蛋白优质大豆市场仍存在缺口,商机巨大。这些都催促着湖北大豆产业需在打造龙头企业、降低机收机损率等方面做出新的作为。
(来源 垄上行 记者 傅乐凯 李磊杰 通讯员 苗壮 编辑 马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