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新时代的我们丨吴永振:传统工艺碰撞现代技艺 让非遗木雕绽放全新光彩

长江云新闻  2024-08-07 11:27:02
分享到:

木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的非遗木雕手艺,是老一辈手艺人,通过师傅带徒弟,一点一滴传承下来的,到了“80后”“90后”这一代,他们掌握了新科技新技术,会怎么创新传承老手艺呢?今天《新时代的我们》,来看看黄石大冶的木雕传承人吴永振,是如何将木雕玩出新花样的。

在位于黄石大冶的湖北觉辰工艺有限公司,“80后”执行董事吴永振,正在研发用数控机床、3D打印的技术,来完成传统木雕的快速量产化。吴永振的父亲是当地的木雕非遗传承人。一开始,吴永振的父亲还担心木雕的手艺无法传承,没想到几位孩子大学毕业后,以别样的方式传承了他的手艺。

湖北觉辰工艺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吴永振:“我把我学习的东西,包括我们厂里的,最早开始应用数控机床3D打印,我们不光有木雕、铜雕,各项工艺我们都慢慢引进回来,作为企业产业化发展的动力。”

一次偶然机会,吴永振看到父亲雕刻一个镂空的楼阁,往往要花费两三个月时间,耗时又耗力。通过仔细研究,吴永振准备让机器来学习父亲的雕工手艺,然后批量生产,而这个想法还真就落了地。

湖北觉辰工艺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吴永振:“有15年功底的老师傅,他把样品做出来之后,我们通过3D打印、三维扫描、数控机床,像汽车工业的方式把它流水线化,老师傅做至少要两三个月,数控机床化,我做10个可能只要一个月。”

大冶木雕富有多样性,从传统雕塑、文旅展陈、非遗文创、公共艺术四个领域,满足不同人群对木雕产品的需求。吴永振在家里排行老大,他是理科生,老二、老三都是学习的美术设计。毕业后,兄弟几人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回家把所学知识赋能父亲所从事的木雕事业上,把木雕变成一个个文创产品,更受年轻人喜欢。

湖北觉辰工艺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吴永振:“现在流行一个词叫‘国潮’,一个四方亭,我们把它做成一个收纳盒,这个是我们大冶本土的印子粑,这是一个模具用来做米粑,我们的非遗阵地也要转移,从农村到城市。”

如今,在三兄弟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碰撞,结合传统非遗和现代创意,将新兴木雕产品引入千家万户,打造文化创意品牌,带动更多就业。

湖北觉辰工艺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吴永振:“我们等于说三代人,从事这么一个文化产业,我觉得我还是很荣幸的,而且觉得很有意义,我觉得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应该走出去的,是应该活得更好的。”

黄石大冶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局长石俊英:“把大冶石雕、木雕的元素,融合到我们古建行业中,实现互相融合,不仅支撑了地方产业的发展,又与产业一起形成了稳定的结构化就业形态。”

(长江云新闻记者 管根稳 王磊 大冶台 张伟 通讯员 乐江)

责任编辑 潘念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