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咸安:玉米大丰收 机械显神威
云上咸安 2024-07-31 11:00:32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7月30日,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双溪桥镇毛祠村的1000多亩玉米陆续成熟,进入采收期,种植大户李龙辉抢抓农时,从河南老家调来联合收割机,全面开启了收获模式。
在毛祠村的玉米基地,三台联合收割机在玉米地里来回穿梭,一片片玉米植株连秆带穗被吞进收割机中,摘棒、剥皮、脱粒、秸秆还田等流程一气呵成。
李龙辉在毛祠村流转了1000亩耕地,全部种上玉米,采取统一翻耕、统一防治、统一收割全程机械化方式耕种,不仅大大提高了种植效率,而且保证了种植效益。
“收割费用、地租,还有肥料、药,合起来我们投资大概900元左右,收成1600斤—1700斤(每亩),利润就是600元—700元。在毛祠这个地方种了1000亩,收入也就是60万元—70万元。”李龙辉高兴地表示。
近两年来,双溪桥镇实施“山上换山下”项目,将碎片化的坡地改造成连片的耕地。目前毛祠、郑良、李沛、杨堡等村已翻耕土地6000多亩,计划今年年底前达到10000亩。整理出的耕地按每亩200元的价格,全部流转给种植大户种植玉米、高粱等旱地粮食作物,在优化种植结构的同时保障了粮食安全。
(咸宁台记者:李卫东 通讯员:雷莹莹 编辑:方焱 责编:吴涛 编审:徐炜)
责任编辑 王艺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