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创!湖北“电—碳—金融”三市场协同运行今天启动
今天(5月31日)下午,全国首创的湖北电—碳—金融三市场协同交易在武汉启动,现场4家企业和2家银行达成1.54亿千瓦时的绿电购买合同。
现场,长飞、超颖电子等4家用电企业与交通银行、招商银行2家金融机构达成合作意向,4家用电企业将获得7250万元的低息绿色贷款,用于购买1.54亿千瓦时绿电,这些绿电预计可在碳市场抵扣最多11万吨碳配额。
国网湖北电力交易中心董事长詹智民:“为发电企业、电力用户、银行、碳市场提供了一个共赢发展的市场机制和商业模式,推动了跨行业的融合发展,既让金融工具激活‘沉睡’碳资产,也实现了绿电在碳市场抵消碳排放。”
2023年12月1日,湖北在全国率先启动电—碳—金融三市场试点交易。黄石超颖电子作为试点之一,买进了4200万度绿电,为企业抵消了1.1万吨的碳配额,节省了50多万元碳排放履约成本。这一次,企业再次申报购买4960万度绿电。
超颖电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公用设备部副经理刘明:“今年我们计划申请4960万度绿电,可获得2400万的低息贷款。”
交通银行黄石分行高级客户经理彭圣:“比市场上面的一般的贷款利率大概低0.5%~1%左右,意味着它(企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生产。”
碳配额变贷款、贷款买绿电、绿电抵扣碳配额,正是“电—碳—金融”三市场协同运行,探索出的循环模式。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高级工程师陈远:“ 为企业提供了一条低成本的市场化减排路径,解决了一些中小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盘活了他们的碳配额资产。”
招商银行武汉分行绿色金融发展办公室主任杨帆:“一方面提供低成本的资金去支持企业去购买绿色电力,另外一方面探索性使用了企业持有的碳配额,作为我们的风险缓释的手段,建立了一个电、碳跟金融领域的正向循环关系。”
湖北作为全国率先打通“电—碳—金融”三大市场的省份,电力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65%以上;碳市场成交量占全国的42.7%;落户湖北的中碳登管理全国2533家企业,全球规模最大,是全国碳市场“底层数据库”。目前,湖北碳市场343家企业均可参与电—碳—金融交易。未来,湖北将进一步通过三大市场协同运行,引导更多企业实现绿色转型。
(长江云新闻记者 祝如月 余旭东 程德明 黄石台 闵佳瑜 建始台 通讯员 柴文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