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博物馆首次公布2000多年前秦吏复原像
长江云新闻 2024-03-25 21:41:05
今天,湖北省博物馆发布云梦睡虎地出土人骨综合研究成果,以及云梦睡虎地秦简主人“喜”的3D复原像。
云梦睡虎地秦简主人“喜”的3D复原像今天首次向外界公布。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吉林大学考古学院综合运用同位素测定、古DNA检测、3D打印等科技手段,对“喜”的骨骼进行了全方位研究。
湖北省博物馆副馆长王先福:“复原的‘喜’身高1米61,体重59.5公斤,我们通过他的骨骼,也可以看到‘喜’可能存在高低肩,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了,这个人生前比较勤勉的这种工作常态。”
云梦睡虎地秦简又称云梦秦简,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一座秦墓中出土,墓主人“喜”是一位秦朝官吏,几十年如一日,在竹简上记录超4万字。“喜”生活的年代正值秦朝实现大一统前后,而他所记录的竹简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三十年,所反映的历史长达100多年,主要记载了秦朝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著作等。根据考古研究,“喜”的记录让云梦睡虎地秦简填补了秦律的空白,也向后世展示了秦朝时期普通人的生活状态。
湖北省博物馆副馆长王先福:“这个墓主人‘喜’,记载到了当时他所处的时代,有些国事、有些家事,通过这种活灵活现的小人物的形态,去展示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湖北省博物馆将把“喜”的3D复原头像,放置于即将开展的湖北通史展中,与广大观众见面。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杨岚 朱哲鋆)
责任编辑 杨雨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