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行业乱象,怎么破?
近日,有媒体的一篇报道通过梳理多个案例,揭露了健身行业的多重乱象,再次引发热议。培训质量和课程缩水的问题频现、上私教课受伤要求退费却遇到波折、办了健身卡却发现游泳池手续没批复下来、在确定可以安排女性教练后签了合同却发现根本没有招到女教练……报道为此提出:强化监管,促进健身行业健康发展。
强化监管确实是规范健身行业的重中之重。现实中发生的很多案例,都涉及监管不到位问题。正如专家所言,这一行业还没有专门的监管机构,相关协会大多是民间组织,在健身俱乐部评级、人才、运营、培训等方面没有权威规范,且不同组织各持一套标准互相不太认可,加之相关部门在管理中存在“九龙治水”情形、区分预支付“套路”和诈骗行为尚存法理难题,凡此种种,必然导致消费者维权难,甚至求告无门。
面对这一情景,完善监管制度、加大监管力度、创新监管手段,是题中之义。着眼健身行业乱象,欲加以遏制,必须全方位、全程序进行。而无论是事前把关、事中监管还是事后惩治,都是关键步骤,缺一不可。但依笔者之见,当前需要重点提高健身行业准入门槛,采取严格的淘汰机制,让相对规范的健身企业成为行业主流。
在现实中,有的健身房从建立的第一天起,就把重点放在“办卡+卖课”而不是开拓健身专业上,而它们热衷于预付费消费模式,不是为了回笼资金以应对现金流困难,就是为了套现为“跑路”做准备。
再看健身教练配置问题,健身专业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性要求极高,业内人士强调,健身教练需要系统学习运动生理学、生物力学、营养学等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有多年的教练经验才能胜任。然而,媒体曾揭露健身私教乱象称:入行门槛低,最快7天拿证。在这样的语境中,因为不专业导致学员受伤、前台人员换身衣服就成了教练等情况,并非笑谈。
应该看到,在国家大力推动发展健身行业的背景下,健身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健身行业市场规模为2144.5亿元,其中健身房市场规模541.3亿元,健身器材市场规模约334.1亿元。这也在无形中激励了更多投资人“屯兵”健身行业。这是应予以认可的。
但不必讳言,一些问题机构、问题人员也见缝插针,混入市场。对此,加强监管确实能有效防范健身机构浑水摸鱼,但也应该看到,近年来众多健身房“跑路”案例说明,一些在资质、实力、经营方向上存在问题的企业,恐怕不太在意有没有监管。对一个经营思路从根上就“歪楼”的健身机构来说,想把其管住,其实很难。
最“脆爽”的办法,是在准入机制上设置更高要求,将“劣币”先行摒弃,减少和杜绝行业内的害群之马。这既包括行业标准的制定和统一,也包括加强源头把关,以更权威的资格认证“难倒”投机客,为优质机构、优质教练的入场提供便利。
提升行业准入门槛,当然不是万能的。但准入门槛的提升,可以将“筛选”工作进行得更细致、更科学,也有利于倒逼投资者更加注重专业化建设和差异化运营,促进整个行业的规范化、多元化发展。
(来源 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 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