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大卫·葛瑞特在武汉续写传奇 与武汉爱乐乐团指挥惺惺相惜

  2023-11-18 16:59:14
分享到:

11月16日晚,备受瞩目的第十二届琴台音乐节迎来了一场重量级的演出——著名小提琴家大卫·葛瑞特与其三重奏,与指挥家傅人长和武汉爱乐乐团联袂登台武汉琴台音乐厅,为江城乐迷带来了一场古今交融的音乐盛宴。

大卫·葛瑞特的传奇故事早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谱写。作为帕尔曼的弟子,他少年成名,十多岁就成为德意志唱片公司签约的最年轻的艺术家,还曾录制帕格尼尼全部24首难度极高的随想曲,并以每秒13个音符的速度获得了“全世界速度最快的小提琴手”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他曾多次与祖宾·梅塔、梅纽因等著名指挥家和重要乐团合作演出,并在全球各地举办了多场音乐会,曲目涵盖摇滚、古典奏鸣曲和电影主题曲等。音乐之外,他还曾在影片中扮演帕格尼尼,并因颜值出圈成为“超模”。这也让乐迷们对当晚的音乐会期待值拉满。

不过,大卫此次的音乐会并未刻意炫“手速”,而是和同伴吉他手弗朗克·范·德海登、贝斯手罗杰·范·维格伯格,以小提琴、古典吉他和贝司三重奏与小型交响乐团合作的形式,为观众们呈现了精选自德意志留声机DG唱片为其发行的最新专辑《ICONIC》中的曲目,大多是全新改编的陪伴他成长的经典古典乐作品,以致敬音乐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和小提琴家。

在充满氛围感的灯光和烛光的烘托下,维瓦尔第《四季》中的《冬》和《夏》,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舒伯特的《圣母颂》、舒曼的《童年情景》等古典音乐代表作陆续上演,还有圣·桑的《骷髅之舞》和《天鹅》、阿布鲁的《雀鸟》和三重奏成员德海登的《狂怒》等极具表现力的现当代作品。整场曲目既有优美温暖的旋律,又有汹涌澎湃的节奏,以层层递进的律动,展现了演奏家高超的技巧和对音乐情感的深入诠释。

三重奏和乐团的组合别有新意,演奏轻松流畅。而大卫则穿着黑色破洞牛仔裤登台,曲目之间他频频拿起话筒,为观众介绍曲目,就像朋友一样亲切。舞台上变幻的灯光和舞台前点亮的烛光也给音乐会增添了几分温馨浪漫的气息,熟悉的旋律听起来更有氛围感。

谈到音乐会曲目的安排,大卫·葛瑞特解释说,对于曲目的取舍,他并不看重作品的年代、题材,甚至也不太在乎古典和流行的类别,而是更看重曲目的旋律和和声的发展。这次选择这些精致的小品是因为这些作品“简约而不简单”。“这些曲目我们都进行了改编,然后跟交响乐一起合作,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尝试,我认为在音乐性上,曲目并没有大小、难度之分。”大卫表示。

与大卫·葛瑞特三重奏合作的武汉爱乐乐团,是华中地区最早建立的交响乐团,经过几十年来的努力,乐团已跻身中国优秀职业乐团前列。其现任音乐总监、首席指挥傅人长,与国内外数十家交响乐团有过合作,足迹遍布欧洲、美洲、大洋洲及亚洲。当天虽然是与大卫·葛瑞特首次合作,但傅人长与对方可谓惺惺相惜:“排练的时间比我们预期的节省了,他觉得我们配合得很好,有些曲目没有排练就直接上了!大卫的技术与音色极具实力,他之所以这么受欢迎,我觉得是因为他抓住了时代脉搏和年轻人的喜好,把流行的元素与舞台多彩的变化的呈现出来,让大家更能够去接近和接受古典音乐。‍其实这样的尝试,我在10年前已经做过了,推出了一个叫‘古典也疯狂’的品牌活动,所以我跟他会‍‍很有惺惺相惜的感觉。”

当晚,可以容纳一千多人的琴台音乐厅座无虚席,在观众的盛情邀约下,艺术家们大方加演数曲,演出结束后等待签售的观众在大厅里排起了长龙。从国庆节回汉的武汉音乐学院旅美小提琴教师马莉,更是在得知大卫·葛瑞特在武汉有音乐会之后,把返美的行程延迟至音乐会结束以后。“他在美国的演出一票难求,城市也离我比较远,这次能够在武汉看到他的音乐会我觉得太不可思议了。虽然三重奏和武汉爱乐乐团的排练时间很短,但是因为他们非常有经验,演出的流程非常讲究。大卫受过非常严格的古典的训练,所以他的技术和表现力都是非常干净到位,既能表现作曲家的意图又有自己的东西。‍可能因为武汉是他中国巡演最后一站,感觉他的状态非常放松自在,我们也听得非常尽兴,我觉得今天这个晚上非常值得!”

年轻观众蓝华从高中就开始看大卫·葛瑞特的演奏视频,“我觉得他非常的酷,既能演古典的作品,又能驾驭现代的东西。”今天首次看到他的现场演奏,蓝华觉得很震撼:“他太有表现力了,抒情段落和激烈的部分同样彰显实力、感染人心。他‍‍跟观众的互动我觉得非常好,不仅简单介绍曲目,还对观众的提问小纸条进行回答,我觉得非常有意思。”




采写:刘晓丽

联络:孙 妮

编辑:陈琬玉

编审:王汉斌 马里

监制:余笑忠 荣江涛

(图片由武汉琴台音乐厅提供)


责任编辑 陈琬玉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