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牵头 助力光化学成果落地生“金”
华中科技大学技术团队成功实现全球最大单机功率风力发电机转子的整体充磁;武汉大学研究团队揭开黑洞吸积磁场奥秘……近期,武汉积极探索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多项科研成果接连涌现,彰显出这座城市的创新活力。
近年来,武汉市围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疏通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连接的快车道。武汉市科学技术局一级调研员程乐学介绍:“武汉以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为突破口,切实打造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服务枢纽、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的服务枢纽,促进就地产业化,形成源源不断的现实生产力。”
然而,即便“红利空前”,科技成果转化在光化学等融合产业上依旧面临诸多难题,在技术、产品和市场空间都经受严峻考验。光化学技术以清洁可再生的太阳光为绿色能源,发展新的光化学方法和光催化技术,近年来在促进化工、冶金、食品、医药等行业的技术转型与升级方面发挥了显著效果,未来还将在生态环保、碳中和、碳减排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落实“双碳”目标要求,武汉大力发展光化学产业,通过由政府牵头成立研究所,实现研究所、高校和企业研究团队的联动,打破科技创新供需之间的“藩篱”。去年,武汉市政府批复设立武汉光化学技术研究院。
(武汉光化学技术研究院)
武汉光化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郭彦炳介绍,光化院拥有光化学技术中试平台,可以为企业提供工艺优化、产品开发、数据分析、人才培养等服务,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开发提供重要的支持和帮助。“光化院是个开放的平台,项目与光化院合作后,将得到光化院的平台、技术、资金支持。技术熟化,具备产业化条件后,再进行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近日,武汉光化学技术研究院与武汉集思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同时与甲基苯甲酸光催化合成工艺研发项目、高端光子晶体防伪油墨及其印刷技术项目等签署科技成果转化协议。
据了解,未来5至10年,武汉光化学技术研究院将以青山区为基础,整合武汉乃至全国光化学科学与技术资源,发展新的光化学方法和光催化技术,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光化学技术创新平台和全国领先的光化学产业集群。
记者:刘宁
编辑:胡明畅
编审:齐鸣 刘晓蕾 胡梦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