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新”动能,打开绿色发展新空间——逸飞激光助力湖北新能源跑出“锂”想加速度
金九银十,历来是国内汽车销售市场的旺季。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7.9万辆和 90.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6.1%和27.7%,市场占有率达到31.6%,汽车新旧动能转型跑出“加速度”。
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决定了其续航里程和性能表现,还对环境友好性和可持续性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而生产制造电池的锂电设备的重要性则不言而喻。在湖北就有着这样一家和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等耳熟能详的动力电池巨头做“朋友”的企业——逸飞激光。
激光+智能装备,打造动力电池“中国智造”
在武汉市鄂州葛店开发区,逸飞激光的设备生产车间内,有些员工在做设备的组装,有些员工在对设备进行调试,一片井然有序。
“我们在葛店的生产车间主要用于生产各类电芯自动装配线及智能化专机等设备,当然也会根据客户情况就近生产其他设备。”逸飞激光车间相关人员介绍。
逸飞激光生产的圆柱全极耳电线自动装配线目前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18mm-60mm直径)、不同电池结构、不同工艺路径的圆柱电池的生产,在今年上半年已经推出了360PPM的圆柱全极耳电芯装配线。
逸飞激光车间
逸飞激光是一家专业从事精密激光加工智能装备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于2005年在武汉·中国光谷成立,2023年7月28日登陆上交所科创板。公司主要生产包括锂电池电芯自动装配线、模组/PACK自动装配线等自动化产线及各类精密激光加工智能化专机,产品主要应用于锂电池、家电厨卫、装配式建筑等领域。其中在锂电池领域,公司客户主要有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鹏辉能源、比亚迪、LG、中创新航、远景动力、蜂巢能源、捷威动力、力神电池、派能科技、海辰储能、ATL、珠海冠宇等国内外知名锂电池生产企业,以及广汽集团、长安汽车、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印度TATA等新能源汽车厂家。
逸飞激光圆柱全极耳电池激光封装产线
创新驱动企业高速成长
从2005年至今,逸飞激光用近二十年的创新拓展,从自研脉冲激光器起步,实现了从激光单机到自动工作站、自动产线到智能产线的研发突破与产品升级。公司在锂电池制造领域率先突破圆柱全极耳电池制造工艺技术难题,开发出了圆柱全极耳电芯装配系列设备并实现产业化,在技术、工艺、产品、市场占有率方面位居全球前列。
极耳就是电芯中将正负极引出来的金属导电体,是电池充放电时的接触点。圆柱全极耳电池与传统锂电池相比,具备更高的电池单体容量,更高倍率的充放电能力,安全性也更高。逸飞研发的圆柱全极耳电芯自动装配线推动了圆柱全极耳电池的规模化量产,在2022年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圆柱全极耳电池进行激光封口
“我们必须要持续研发,才能保证我们在行业的领先性。”
智能装备是高端装备的核心领域,需要极强的技术优势,想要长期在新能源电池领域占有优势地位,持续研发投入必不可少。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米仁兵表示,逸飞激光非常注重原研技术突破,一直以来公司都将自主创新放在首要位置。仅2020年到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累计超过1亿元,2023年上半年度研发投入3,120.5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5.21%,占营业收入比重为 9.96%。
此外,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江苏大学等高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开展科研项目,进一步提升技术研发实力。
“研发在武汉、生产在鄂州”,打造湖北动力电池制造新格局
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逸飞激光已授权知识产权共计407项,其中发明专利48项,软件著作权62项,并荣获“中国科协2021年先导技术榜”“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湖北省高价值专利大赛金奖”等多项荣誉。
有技术,更要注重市场需求,逸飞激光作为湖北本土企业,进一步依托湖北产业链集群优势,积极与上下游企业交流合作,打造研发在武汉,制造在鄂州的发展格局。2022年,逸飞激光在鄂州葛店开发区建设的“六维”智造华中基地逐步投入使用,占地102亩的基地为企业生产提供广阔空间。
葛店逸飞大楼
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是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湖北拥有我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和科技创新高地。而持续发挥湖北在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优势和特色,不仅需要智能网联汽车企业持续创新,更需要如逸飞激光这样的锂电设备核心企业一同聚力向前。以创新链打通产业链堵点,助力湖北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跑出“锂”想加速度。
记者:胡明畅
编审:齐鸣 刘晓蕾 胡梦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