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及利亚老人压疮长“新芽”,中国医疗队为“第一次见面的老朋友”带去健康新希望!
“Merci, merci beaucoup , La médecine chinoise est extraordinaire. les médecins chinois sont très bien!Vous êtes les amis éternels de notre algérien!(谢谢,非常感谢,中国的医疗技术太神奇了!中国医生太棒了!你们是我们阿尔及利亚人永远的朋友!)”10月17日,在第28批援阿尔及利亚医疗队艾因迪夫拉分队所在的驻地医院—艾因迪夫拉省马库尔·哈姆医院(Hospital Makour Hamou)重症监护室里,70岁的Kheira老奶奶跟在场的中国医生们一一拥抱亲吻,表达她最诚挚的感谢。
事情要从我们刚抵达艾因迪夫拉省马库尔·哈姆医院说起,全队刚刚到达还在对宿舍进行大扫除时,医院的副院长找到我们:"烧伤科医生在吗?他的老朋友需要帮助!"老朋友?我们初来乍到,谁会是我们的老朋友呢?虽然一头雾水,烧伤专业杨洪政和刘平两位医生仍然立即换上工作服来到了重症监护病房。
一进门,一股腐烂的恶臭味迎面扑来,一位老奶奶迎上来,激动的地握住医生们的手,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安拉保佑,我的朋友们终于来了!”
她迫不及待地向我们介绍她自己,原来这位焦急的阿尔及利亚老奶奶,叫Kheira,在马库尔·哈姆医院工作了42年(1976-2017)。从2004年8月第一批医疗队进驻艾因迪夫拉省马库尔·哈姆医院,一直到她退休,她跟所有的在这个医院支援过的中国医生都密切合作过,眼看着在一批批中国医生的帮助下医院逐渐发展壮大,从一个只有17位专科医生的小医院变成现在艾因迪夫拉省最大的综合医院,医疗水平更是在当地独占鳌头。介绍完自己,她的眼神突然黯淡下来:“我的朋友们,现在我也需要你们的帮助!”
她把我们指引到一张病床前,床上躺着一位瘦骨嶙峋的老爷爷,揭开背后的敷料,医生们倒抽一口冷气,只见骶尾部左臀部大面积紫红色压疮,骨质外露,病情十分严重。奶奶难过地说,爷爷三年前因脑血管意外致偏瘫,一直卧床,她已经尽力给了爷爷最好的照顾,然而爷爷的病情还是每况愈下。她听说这一批中国医生马上要到达驻地,于是赶紧给爷爷办了住院手续,等待中国医生到来再次展现神奇的医术。
杨洪政医生和刘平医生立即安排清创探查手术,探查的结果比目测更加严重,爷爷整个左臀部的皮下已全部坏死,形成巨大的空腔,腐烂的组织发出阵阵恶臭。病人基础情况这么差,阿国护理水平也跟不上,恐怕治疗效果不佳呀!但是看到Kheira奶奶期待的眼神,杨医生沉吟片刻,决定采用中西医结合创疡湿润再生医疗技术试一试。
奇迹就这么出现了!经过三周精心治疗,爷爷骶尾部创面长出了新鲜肉芽组织,渗出明显减少,恶臭味消失了!17日,爷爷的身体情况稳定,可以出院了。出院前,Kheira奶奶约我们见面,她拿出了厚厚一扎照片,全是她和历任中国医生的合影。通过翻译王晓雷,Kheira奶奶如数家珍一般给我们讲述了她与每一位医生的故事。她感叹道:“中国医生们医术高超,救了我们很多病人!中国太了不起了,派中国医生们源源不断的来阿尔及利亚帮助我们!”临别前,我们新一批医疗队员又跟 Kheira奶奶合了影,让中国医疗队和奶奶的情谊一直延续下去。
今年是“一带一路”践行10周年,也是中国湖北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1963年1月,中国第一个对外宣布派医疗队赴阿尔及利亚,开启了我国援外医疗的历史。医疗卫生合作是中阿两国友谊的象征,也是两国开展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成果显著的合作。两国关系历久弥坚、两国人民相亲相近,离不开湖北省医疗队在阿取得的出色成绩和对祖国外交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60年来一代又一代医疗队员肩负光荣的援外使命,远离祖国和亲人,弘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精神,克服各种困难,以精湛的医术和极强的责任心,在阿尔及利亚人民心中竖起了一面代表中国援外医疗队的鲜艳旗帜。
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办之际,我们第28批中国湖北援阿尔及利亚医疗队队员誓将以最充实饱满和自信的精神状态,运用中国特色医疗技术做好各项援阿医疗工作,不辜负阿民众对中国援外医疗队的期望,用“一带一路”的共建精神浇灌出中阿之间最艳丽的友谊之花!
通讯员:李欣 杨洪政
来源:中国援阿尔及利亚医疗队艾因迪夫拉分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