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28批中国阿援医疗队首例三胞胎!赛义达分队生死时速挽救垂危产妇母子平安

  2023-10-20 09:28:35
分享到:

10月17号,早起,吃早餐,出门上班。很平常的一天。

但没想到,今天却是惊心动魄的一天。尽管今天已经连续做了十二台剖宫产手术,并且最后一台的患者还是一位既往有三次剖宫产史并且患有艾滋病的患者,但真正让我胆战心惊的还是后面的急诊。

又累又饿的我刚刚从手术室出来回到病房查看术后患者,就听见值班的阿国护士大声喊道,“Docteur Lu, urgence!”简单沟通得知,病房里有一个孕35周,三胞胎的孕妇突然出现下腹疼痛,伴有不规律宫缩。我快步跑到病床前查看患者,只见她面色痛苦,左手按着隆起的肚子,斜躺在床头,并有暗红色血顺着大腿向外流,不停地喃喃自语。虽然我听不懂什么意思,但我知道,她现在很痛苦,情况很危急,很有可能临产发作了。“三胞胎,瘢痕子宫,临产,出血…”。我不敢再往下想了,大声喊道,“Aller en bloc, césarienne! Vite, vite!”

很快病人就送到了手术室,我们的麻醉医生张波即刻为她实施了麻醉,手术立即开始,仅仅耗时2分钟,就顺利取出了三胞胎宝宝(二男一女),大家也都松了一口气。

(张波医生在为患者做紧急麻醉)

可紧接着,我们发现,当完整剥离胎盘胎膜后,本该迅速回缩的子宫仍旧非常疲软,宫腔依旧空大,也开始涌出暗红色血液,并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子宫收缩乏力!”我脑子里涌出一个不好的念头,“这是一个三胞胎的子宫,本身就十分空大,又是收缩本就不好的瘢痕子宫,如果收缩不好的话,很有可能出现产后大出血,引发一系列不好的瀑布反应,严重威胁产妇生命。要知道,产后出血可是孕产妇死亡的头号杀手!” 

(鲁林风医生为患者实施急诊剖宫产手术)

“加大缩宫素剂量!”,我通过翻译向阿国的手术室护士下达医嘱,同时抓紧缝合子宫,并开始着手行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大家都加快了手上的动作,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终于,子宫变硬缩小成球形了,出血也停止了。大家都松了一口气,手术也顺利结束了。

接我们回驻地的车已经在楼下等着了,阿国的医生护士也都陆续下班走了,但我们始终放心不下刚才的患者。于是,我又折返回了术后复苏室,想再去看一看她。来到床边,她闭着双眼,似乎已经睡着了。我轻轻地按压了一下子宫,感觉子宫很软,阴道里一下子涌出大量暗红色血凝块,再摸了一下手腕,“湿冷,脉搏很快,是休克的前期表现。”结合患者病情和术中出血情况,考虑失血性休克。“赶快抢救!”张波医生迅速评估生命体征,加快输液速度,申请输血,在翻译高炎的帮助下与阿国医生迅速沟通抢救事宜,同时电话请示我们许光华队长并告知病情。“建立静脉双通道,吸氧,升压,中心静脉置管,输血,加强宫缩”。下夜班的许队长立即带着国内带过来的备用药赶往医院,带着我们团队一起分工急救。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病人子宫收缩变硬,阴道流血停止,生命体征也稳定了,终于转危为安。

(平安诞生的三胞胎宝宝)

“Médecin chinois. Merci beaucoup!”

大家顾不上全身湿透的衣服,相视一笑,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

这只是第28批中国驻阿尔及利亚医疗队赛义达分队日常工作的一幕,是我们工作的真实写照。初来阿国,语言不通,医疗习惯与国内有很大不同,最怕的就是遇到紧急情况相互不能理解对方而导致病情延误。好在我们提前做好了功课,提前学习掌握了妇产科各种急诊或并发症相关的语句,为我们成功抢救病人打好了坚实基础。我们将继续践行援外医疗队精神,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服务当地人民健康,增进中阿人民友谊!

通讯员:鲁林风

来源:中国(湖北)第28批驻阿尔及利亚医疗队赛义达分队

责任编辑 杜若希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