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三季度“荆楚楷模” | 守护金丝楠木林55年的护林员
来凤县百福司镇地处湘鄂渝三省市交界处,有“一脚踏三省”之称。“舍米湖”是土家语,意思为太阳照耀的小山坡。居高俯瞰,成排的梯田、飘渺的云雾、清澈的小溪,青翠满垄,茂密丛林间寨堡毗连、吊脚楼相望,仿佛在诉说着土家往事。
守护,历史的传承
舍米湖村的野生楠树品种繁多,数量庞大,其中主要为桢楠,俗称“金丝楠木”,是最为顶级的木材之一,有“木中黄金”之称。相传明嘉靖年间,因修建宫殿,明廷派官员徐珊赴卯洞(百福司镇)一带督促采木。徐珊督促采木两年,创作了有关恩施风土人情的人文专著《卯洞集》,其中就详细记录了百福司一带丰富的楠木资源,这是全国唯一本记录楠木采伐史的史集,为了解明代百福司一带采木情况留下珍贵的史料。
陈代全一家对“漂亮又好看”的楠木树有着特别的偏爱,虽然有非常可观的经济价值,但陈代全的爷爷陈志远认为:“不能把树砍了,在未来说不定还有更大的好处。”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起,陈志远就开始义务守护这片金丝楠木林,那是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与湘西龙山接壤的舍米湖有流寇、土匪出没。陈远志冒着风险,守在山里护着楠木林,长期与盗伐者机智周旋。成为村里金丝楠树的“首代护林人”,开启了祖孙三代护林的佳话。
上世纪40年代,陈远志去世后,陈代全的父亲陈立富接过了护林任务。1968年,陈立富在山上建起木屋,每天进山护林,在此“护楠”半个多世纪。
上世纪60年代,舍米湖村还很闭塞落后,当地很多老百姓砍柴取暖就地取材,毁坏了许多金丝楠树。一些不法分子也来盗采盗伐,砍树牟利。陈立富看着这些,心里不是滋味,于是每天进山护林,发现有人砍树挖苗,就立刻上前制止,哪怕是熟人也不留情面。
陈代全记得,有一天深夜,家里人都睡了。忽然后山的林子里传来斧头砍树的声音,父亲陈立富连忙起身下床,只身冲进山里,大声怒吼,把几个正在砍树的盗贼吓跑了。“那些年,父亲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每次都义正严辞制止,好在没有发生过肢体冲突。”陈代全说,进入21世纪后,村里条件不断改善,路通了电有了,砍柴取暖的人也越来越少。
陈代全回忆,年轻时他曾和父亲陈立富商量,就砍一棵楠树做家具,但被作为老党员的父亲一口回绝:“这些树是留给子孙后代的财富,绝不能砍。这么好的风景,有益子孙后代啊!”也有人找到陈立富,提出以28万元的高价购买一棵金丝楠,父亲也不为所动。
2016年,76岁的陈立富因病去世,直到临终前依然惦记着护林的事,他将护林的接力棒交给了陈代全,希望儿子继续把金丝楠木林守护好,陈代全成为陈家第三代护林员。他每天巡山,从未间断。“我一直都记着上两辈给我的叮嘱,那就是任何人都不能破坏金丝楠木,都要把它们保护好。”陈代全说道。
守护,时代的选择
“这个金丝楠树尽管长在你觉得重要的地方,你都不能砍伐它,保护好了,等它长起来了,今后靠它们都会有福气。”陈代全接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家家户户做工作。
陈代全每天早晨5点就起床了,儿女们都在外务工,老伴在镇上陪孙子上学,老屋里就他一人。老陈简单吃过早饭,戴上斗笠,拿起柴刀,一天的巡山开始了。
斑驳的青石板路雕刻着岁月的痕迹,春天来了,两边的树枝杂草疯长,陈代全一边走一边砍枯枝杂草。“不能随便砍,你看那株幼苗就是金丝楠树,旁边的草只能用手拔掉。”陈代全说起了自己的心得。在山里生活了一辈子,他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了如指掌。几百米后,就没路了,顺着一条羊肠小道,踩在树叶和泥土上,陈代全一边走一边哼起了自编的山歌:大王叫我来巡山呀,我到楠木(林)看一看;前头碰到个乌鸦飞呀,鸦雀到前面叫哈哈。
陈代全家所在的地方,是舍米湖村金丝楠树最集中的区域,约500亩的山林,要走过几道山梁。最初几年,他每天巡山一次,后来村里修了新路,大大节约了他每次巡山的时间,他就改为每天巡山两次,不过一次仍要3个多小时。“我早上出发,巡到中午回来吃饭,然后接着巡另几座山,一趟下来要6个多小时。”陈代全说。每隔一天他就要巡山一次,自从父亲去世后,从未间断。
巡山途中,陈代全有时会遇到毒蛇、野猪,他坦言刚开始也会有点怕,但看着沿路不断出现的金丝楠树树苗,他就会忘记害怕。后来,陈代全习惯了,一个人走在林子里从来也不怕,看着金丝楠树从树苗长成参天大树,是他最舒心的事。“我们家在这里生活了9代人,早就和金丝楠树融为一体,这些树很值钱,不能让人砍了。”在金丝楠木热的最高峰期,陈代全屋旁的两根树有人开价六七十万元,但他没有心动。他的爱人生病十多年,在最困难的时候,他都没有过卖树的念头。
近年来,政府对楠木林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这更成为陈代全护林的底气。2018年,当地林业部门将陈代全聘为护林员,每年有4000元的补助,当地林业站还给他买了保险。随着人们护林意识的加强,如今和人交涉砍树挖树的事已经极少,陈代全护林的难度相比父辈轻松了许多。
“这棵树,我12岁时,它才拇指粗,看它现在长得多壮实。”陈代全抚摸着一棵挺拔的楠树骄傲地说。如今,舍米湖村的楠木林已达到100多亩,其中成年的楠木树有6000多株。金丝楠木在舍米湖村已经很“普通”,随处可见。每年都有大量游人来这里打卡,一睹“木中黄金”的风采。
守护,未来的希望
陈家祖孙三代护林,一直都是出于对家园的热爱,义务为之。陈家三代人护林,村里几乎人尽皆知,也是这种精神的影响下,更多的村民加入到保护生态守护森林的行列。和陈家人一样,舍米湖村的村民,也将金丝楠树视为当地最宝贵的资源,每个人都在尽心保护。几位村里的老人说,当地村民们宁可出门打工,也不砍金丝楠树发财。
对陈代全祖孙三代的护林行为,百福司镇林业站站长兰先杰十分感动。“正是有了陈家三代的努力和付出,如今舍米湖的金丝楠树群落才有这么大的规模。”他介绍,目前舍米湖村楠林面积不断扩大,已达百亩,成材楠树6000余棵,楠木育苗1万余株,最大的一株胸径超过100厘米,树龄达500年以上。
2022年,陈代全的儿子陈群返乡创业,建起了农家乐民宿,整天都在为生意而忙碌。有空时,儿子陈群也开始和陈代全一起,守护这片林。“我想让更多的人来这里听父辈的故事,也会和父亲一起守护这片楠树林。”陈群说。
本该退休的陈代全,依旧坚持守护这片林。“今年我已经到退休年龄了,满66岁了,但我还是会继续把这片楠木林管起来。对这些树木,我有深厚的感情,只要我还活一天,就必须要保护下去。”陈代全笑着说。
如今,金丝楠木在舍米湖村已经很“普通”,随处可见。百福司镇在严格保护现有楠林的基础上,正谋划打造楠木小镇,创建国家楠木良种基地、科普基地。同时结合摆手舞、楠木树群发展乡村游、文化游、进行景点打造,形成一个集民俗体验、田园观光、农耕体验、文化寻根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在乡村振兴的东风下,建设美丽乡村。
“金丝楠木是我们的根,无论传承到哪一代,我们都会继续做好‘护林员’,保护这片家乡的楠木林。”陈代全说。陈代全祖孙三代守护的这片“金山银山”与舍米湖村保存完整的民居、质朴缠绵的摆手舞、绵延的稻田一起,形成了当地独特的旅游资源,众多游人慕名而来,构成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
于平凡之中见伟大,细微之处显崇高。三代人的传承,他始终坚守;6个多小时的巡山,他无怨无悔。春去秋来,陈家祖孙三代一直接力守护着这片承载着乡愁记忆的楠木林,自小在楠木林长大的陈代全将每棵树都记在了自己心里,用爱守护每一棵楠木,作为一名普通的护林员,他在默默护林的路上坚持耕耘着。
陈代全传承着父辈祖辈的守护意志,也将把这种精神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因为这种质朴的守护,陈代全于2021年、2023年分别荣获“来凤楷模”“恩施楷模”荣誉称号。未来,一代又一代“守护人”也将用纯净的心灵、质朴的双手、踏实的脚印去绘制生态文明、绿色经济的乡村新画卷。
(来源:长江云新闻 责任编辑:吴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