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岸绿环境美 武汉斧头湖展开生态画卷
近日,武汉市副市长孟晖带领调查组,赴江夏区调研斧头湖水质治理和保护工作。漫步湖边,水清岸绿,众多野生鸟类前来栖息,斧头湖再次焕发勃勃生机。
调研组在江夏区山坡街东方红村码头,实地查看了斧头湖水域岸边环境治理和湖面保洁等情况,现场听取了关于入湖港渠巡查及水生态修复工作的介绍,详细了解了斧头湖水质改善存在的问题,以及区、街斧头湖湖长制有关工作开展情况,并乘船到湖心查看斧头湖水质。
曾经,拦网养殖、围湖成垸盛行,“十三五”期间,斧头湖水质不达标,而磷正是重点污染因子。江夏区着眼岸上治污、湖面扩容等方面,在斧头湖周边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建设流域污水处理设施,全面拆除斧头湖水域围网、拦网和网箱,实施退渔、退垸,还湖于自然、还湖于水、还湖于民。
短短几年,斧头湖水质不断改善。2022年上半年,斧头湖水质均值为Ⅱ类,达到国家考核目标要求。
现场座谈会上,调研组重点就斧头湖水质提升等工作进行交流,分析影响湖水水质的原因,研究应对策略。孟晖对今年各单位、部门开展的斧头湖治理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针对下一步治理工作,他提出了建立水生植物常态化打捞机制、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入河湖排口排查整治、加大入湖港渠巡查力度等具体要求。他强调,各单位必须坚守生态底线,扎实开展各项治理,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扼制水质下降趋势,强力推进斧头湖治理和保护。
据了解,下半年以来,江夏区山坡街河湖办联合街综合执法中心开展“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宣传行动”,号召民间志愿者参与河湖巡查、管护和监督工作,宣传环保政策。并通过完善湖泊保护规划和综合治理方案,成立街道河湖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街、村湖长和巡查员管护网络等措施,进一步确保了河湖长制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斧水湖的水质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陈青
通讯员 潘彦羽
编辑 舒畅
编审 陈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