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骄傲,我是相声女演员”
近日,武汉本土相声剧社“侠笑社”举行周年庆演出,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湖北曲艺家协会副主席赵卫国作为嘉宾与他们同台献艺,一个个引人捧腹的段子将台下观众逗得前仰后合。
“侠笑社”是一群一直坚守着曲艺梦想的武汉本土青年相声演员组成的新兴相声团体,社团中不仅有侠笑班主刘雄,还有幽默师兄潘敦、江湖歌神林圣、辣味捧哏刘岩奇,泡饭鬼才朱冬文等青年成员,他们来自武汉的各行各业,既有湖北武汉群众文化工作者,也有高校教师。“侠笑社”中一批青春靓丽的“00”后女相声演员逐渐进入观众视野,她们大胆尝试传统和时尚元素的碰撞,将时代潮流融入传统相声,将网络热门话题融入到创作表演中,吸引了众多年轻观众群体。
八月,两位曲艺新秀杨升默、刘怡做客湖北之声《吉祥鸟》节目,让我们一起走进相声女演员的故事,感受曲艺文化的魅力。
从小种下的一个“曲艺”梦
杨升默、刘怡两人身上有许多相似的标签,00后、漂亮、播音主持专业……两人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同时加入曲艺这一行,而且都是相声女演员。
刘怡从小喜欢看相声、小品,小时候的她通过电视探索曲艺世界,也是从那时起,曲艺的种子在她的心中生根发芽。由于没有条件和机会真正接触到曲艺,她的生活一度与曲艺渐行渐远。
大学时,刘怡就读于长江职业学院播音与主持专业,她发现自己所学的专业居然有曲艺课,当时担任任课老师的是湖北省曲艺家协会理事、青年曲艺演员刘雄。回忆起看到刘雄的第一印象,她说:“感觉又老又年轻。”在第一节曲艺课上,老师给学生们表演了快板和定场诗,那一刻,刘怡觉得他特别有魅力、有才华。课后,她立马买了副快板,表示要跟着他学习。在曲艺界,拜师是一件大事。刘怡跟妈妈说了想拜师学艺的事,妈妈极力支持地说:“你从小热爱这一行,喜欢这一行,那你就去做。”
刘怡(左)和朱冬文(右)在昙华剧场表演《哪吒闹海》
从小调皮、爱模仿的杨升默,心里一直有一个演员梦。遇到老师刘雄后,从未接触过曲艺的她被曲艺蕴涵的文化和魅力深深吸引。在排练时,她除了学习曲艺,还能从老师的言传身教中学习表演,这让她倍感欣慰,觉得自己距离儿时的演员梦越来越近了。
初见升默时,她扎着马尾,个子高挑,穿着旗袍,还拿着一把折扇,给人的感觉是那种文艺又安静的女生,实际上她的性格大大咧咧。升默说,就是这种性格让她在曲艺之路上选择了喜剧方向,成了相声界的一名“搞笑女”。
亦师亦友的恩师刘雄
师父刘雄,不仅是他们的代课老师,更是他们的伯乐和朋友。
大三那年的毕业晚会上,杨升默和刘怡共同演绎了老师刘雄的原创作品《西湖故事》,杨升默扮演与自己的个性截然相反的白素贞,活泼可爱的刘怡演小青。升默说:“这场毕业晚会对我们来说意义深刻,当晚包括我们在内的5位年轻人,在全校所有师生的见证下,正式拜师。”
杨升默、刘怡等人排练毕业晚会原创作品《西湖故事》
曲艺讲究师承,相声则更是如此,在拜师仪式上,除了刘雄,还有三个人,他们就是“引保代”三师。引师顾名思义就是引荐拜师的人;保师就是为师徒双方提供担保的人;代师是当师父不在时,代替师父传艺的人。杨升默、刘怡拜的师父是刘雄,三师分别是林胜、刘岩奇以及朱冬文。
2021年12月学校毕业演出,李雯琪、刘怡、杨亚男、何敏、张晴天拜刘雄为师
对于零基础的刘怡和杨升默来说,学习曲艺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刚入行时,刘怡经常为了一场演出需要和她的团队排练好几个月,甚至更久。排练过程中,刘怡总是演不出“笑点”,把握不好节奏,套用相声里的行话来说就是“包袱不响”。老师们便耐心地一点一点地教。“那时师父给我们推荐了很多资源,让我们在舞台上通过‘以演代练’的方法来学习,同时他们牺牲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来教我,带着我排节目,如果我做不好,就感觉很对不起老师。”刘怡回忆道。
刘怡跟着师父学开场板的刮板 《花唱绕口令》
同期的杨升默也遭遇同样的困境。没接触快板前,升默觉得打快板不难,只要能打响就行,等到真正上手时,她才发现根本不是那回事儿。那时,杨升默保持着每周1-2次去师父单位学快板,练习不同快板点子的打法。她深有感触地说:“快板主要是左手来控制小板,刚开始我用左手打时完全不受控制。然后我就回家反复地练,突然有一天就学会了这个点,成功的那一刻,感觉就像打游戏一样,一级一级往上升,觉得特别有意思,很有成就感。”
机缘巧合加入“侠笑社”
去年8月,刘怡和杨升默同时加入“侠笑社”,成为该社团第一批会员。升默逗趣的说:“我之前觉得说相声男演员占绝大多数,接触这行以后,我发现女演员其实真不少,比如我们社团,一共12位演员,女生就占了一半。”
小有所成后,刘怡和杨升默便开启了自己的演出生涯。到今天,她们已经记不清自己演了多少场,有一场演出让她们印象极为深刻,那是在宜昌均瑶剧院举办的相声专场,演出结束后,观众们热情高涨,久久不愿离场,于是在场的所有演员合唱了一首《刀剑如梦》,台下的300多位观众同时打开手机闪光灯也跟着一起唱。“那一瞬间太感动了,第一次觉得,天啊,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地把相声说下去。因为这种感觉我特别的享受。”她们激动地说道。
2023年4月,“侠笑社”在宜昌举办的相声大会专场
作为一名曲艺新人,我想说的是……
目前,杨升默是长江大学的一名大四学生。在学校,她就经常参加相声社组织的活动,各个学校的社团也会合力举办一些社团联谊活动。她的家乡离武当山很近,那里的人平时喜欢打太极,她就把太极改编成“包袱”,加到相声节目《地理图》中。她说:“以前的老艺术家们留下来的传统段子,它的内核不会变,但是语言表达是过去的方式,我们会把现代时尚、潮流的元素加进去,变成我们对生活、对曲艺的理解。”
杨升默(左)、李雯琪(右)参加首届湖北大学生曲艺展演演绎相声《地理图》
这些热爱曲艺的年轻人尝试着把现代流行元素融入曲艺的创作和表达,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也成为他们创作的灵感来源。她俩希望可以继续学习曲艺,好好说相声,希望 “侠笑社”能够稳定持续地发展,可以在社团里做自己喜欢的事,当一名优秀的相声演员,为湖北的曲艺事业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记者:柯璐
审核:孙应繁、肖新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