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残疾人的“贴心人”贺洪震

  2023-08-03 22:07:55
分享到:

8月1号一大早,贺洪震顶着炎炎烈日从武昌辗转公交、地铁来到位于汉口的武汉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为社区的43名残疾人补办和年审免费公交卡。贺洪震说,每年8月的第一个工作日都是他来这里办理残疾人公交卡年审的日子,9年来从未间断。

贺洪震是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路街新民主路社区的一名残疾人协理员。 2009年的一场疾病让他从此失聪,家庭和睦、工作蒸蒸日上的他突然陷入前途黑暗的人生至暗时刻。贺洪震一度颓废,工作没了,妻子也离他而去,留下3岁的小女儿。

2013年的一天,抱着年幼的女儿,贺洪震一夜醒悟,决心改变现状。在残联、街道和社区的关心帮助下,贺洪震很快振作起来,并于当年11月,成为了一名社区残疾人协理员。

新民主路社区有将近150名残疾人。多年的工作中,贺洪震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为了克服耳聋的沟通障碍,他坚持“多上门、多解说、多做事”,笔记本和手机是他和居民沟通的两大“法宝”,听不见别人说什么,就用笔来写、用手机上的语音识别软件来交流,还将各类信息及时分享到朋友圈和聋人群,对有需求的及时解答和帮助,实现快速而有效地服务残疾居民,成为了社区残疾人居民的“贴心人”。

在武汉市残疾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说,贺洪震是这里的“常客”,每个月都会来好几趟,为残疾人办理各种事项。

办完公交卡年审后,贺洪震赶回社区,下午开始一家家走访,并把公交卡送到每户残疾人手中。

王其珍是一位80岁的独居盲人。当贺洪震把公交卡送到她手上,她感激地说:“小贺比亲人还亲”。她告诉记者,武汉疫情期间,刚开始核酸检测是到检测点检查,因为她行动不便,又家住四楼,每次检测都是贺洪震背着她山下楼,从家里送到检测点又背着她回到家中。家里的菜、米、油等生活物品也都是贺洪震送上来。

贺洪震走访80岁盲人熊巧珍

当贺洪震来到80高龄的盲人熊巧珍家中,老人接到公交卡后,急切地咨询下次社区举办残疾人活动的时间。原来,老人是一位空巢老人,因行动不便几乎不出门,因此患了抑郁症。贺洪震知道后,不仅加强和老人的联系,每天电话问候、隔三岔五就上门,陪老人聊天。还陪伴老人参加社区举办的残疾人活动。

老人说,社区举办的活动每次她都参加,有健康讲座、娱乐活动,还有手工活动等,在活动中她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可以和其他居民交流,人变得开心多了,现在不再需要药物干预了。

贺洪震走访80岁盲人王其珍

走访了十来个残疾人家庭之后,不知不觉已经下午6点,余下的卡贺洪震准备第二天继续送到每家每户。

回到社区已经6点半,此时,女儿正在社区等他。如今,年幼的女儿已经长大,是一名初三学生。由于经常加班加点,没法好好照顾女儿,贺洪震感到特别愧疚。但女儿很懂事,自己做饭、料理家务、有时候跟着他一起参加志愿者活动,为社区残疾人服务。虽然爸爸身有残疾,但是在女儿的眼里,爸爸是她的榜样。

贺洪震和女儿在社区

除了是一名社区工作者,贺洪震同时也是武汉市聋人协会秘书长,以及武昌区聋协副主席,他积极利用协会和社会各界公益事业团体之间的互助平台和资源,对社区部分一户多残、生活困难残疾人、重度残疾人以及老年残疾人开展多次爱心慰问活动,和协会及公益团队的志愿者一道,给这些社区残疾人发放爱心物品。

从健全人变成聋人,曾经经历一段黑暗时刻,重新融入社会后,贺洪震的人生再次被照亮。

记者:何瑛

编辑:李志君


责任编辑 何瑛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