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江汉平原作物管理气象有话
江汉平原在6月16日入梅,迄今尚在梅雨期。此间总的特点是降雨天多、强度大,阴雨寡照,气温较高,空气湿度大,人们感受到了多年来少有的梅雨味。今年入梅后的暴雨甚至大暴雨。对早稻、中稻、棉花等作物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未来正常播种的早稻正值灌浆乳熟期,若再有强降水发生,尤其是雷雨大风易引起倒伏,出现霉烂;中稻处于分蘖后期,即将进入幼穗分化,其生长旺盛,若田间水层过深,根系缺氧发育不良,影响光合作用;棉花在开花期,若遭受渍涝,不利于根系深扎,遇雷雨大风还会引起倒伏,强降水还会引起花蕾脱落。基于上述,荆州农业气象试验站建议:
一是早稻。即处于灌浆充实期,对强降水引起肥料流失严重者,应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以防功能叶早衰,并防过早断水,提高千粒重。
二是中稻。田间水层过深,根系缺氧发育不良,要千方保持田间浅水层,以利于促分蘖、争有效蘖,搭起丰产架,还应在有效分蘖终止期及早晒田,今年晒田宜重,以利根系深扎多发,减少无效蘖,促进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复水后要增施穗粒肥,为争取大穗、提高结实率、千粒重奠定基础。
三是棉花。目前即要进入开花期,因前段干旱迟栽的是高脚苗,好在目前红绿比正向着正常方向转化,要切实清理“三沟”,防渍涝、防病虫、防草害,并结合给根基培土防倒伏。值得提出的是,要注意科学平衡追肥,切忌偏施速效氮,以免“温水肥”碰头,因营养生长过旺,导致“高大空”。
四是晚稻。从总体上看来,今年晚稻播种可能碰到了强降水的影响,冲刷、淹水现象会有发生,这样会出现缺苗,因此要加强水肥管理,在两叶一心时可喷施多效唑促矮壮,争取秧田分蘖。移栽前5天可施“出嫁肥”,促早返青、早分蘖.
据预报,未来11-14天(6月30日至7月3日),主要降雨区位于江淮、江汉、江南西北部等地,累计降水量有20~40毫米,局地有50~70毫米。应注意蓄水保水。
来源 荆州农业气象试验站 黄智敏 杨青青 叶佩
编辑 詹金瑶
编审 王汉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