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特色创新街区加速崛起 武汉市创新街区(园区、楼宇)建设工作推进会举行

  2023-06-17 01:30:26
分享到:

6月15日上午,武汉市创新街区(园区、楼宇)建设工作推进会在武汉经开区举行。会上宣布,武汉启用创新街区(园区、楼宇)LOGO,全市首批13家创新园区、创新楼宇授牌。号召大家聚众智、汇众力、创众业,为加快创新街区质效提升。



大会公布的武汉市创新街区(园区、楼宇)LOGO由社会征集的164份投稿作品中评选产生。字母WH提取武汉拼音首字母,字母演变为街区造型,体现了武汉创新街区文化的属性特征;楼宇与星光造型共同演变为创新的英文首写小写字母i,体现了创新的主题;蓝色的弧线代表地平线,寓意科技化服务;地平线之上星光闪耀,展现了创新成果、创新典范、创新美好的理念。启用LOGO有利于树立和宣传武汉市创新街区品牌,提高创新街区的辨识度和影响力。

同时,武汉市科技局在会上公布了首批13家创新街区、创新楼宇,并为他们授牌,每家给予100万元补贴。这9家创新园区、4家创新楼宇主导产业方向较为清晰,交通生活条件比较便利,有一定的规模体量,服务功能齐全,创新创业活动丰富,能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培育、发展提供条件和支撑,部分在闲置存量空间利用、校地合作、产城融合、生态打造、运营管理等方面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相关经验。


(首批授牌的9家创新园区、4家创新楼宇名单)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V+合伙人大厦数字经济产业园是武昌区最大的数字经济科创产业创新生态园,也是武汉市科技局授牌的13家创新街区(园区、楼宇)之一。该园区聚合“政、产、学、研、用、金”优质资源,形成一站式创新创业孵化服务生态圈。V+合伙人大厦数字经济产业园产业发展部总监杜涛表示:“我们以科技、人才、资本为核心,为企业提供优质化的服务。联合政府共同缔造大管家服务体系,为入驻企业配备大管家,把企业的痛点话问题找到,精准化地为它对接相关的资源体系。”


(V+合伙人大厦数字经济产业园代表上台交流发言)

坐落于野芷湖畔的武汉创意天地同样“榜上有名”。作为首批创新街区(园区、楼宇)之一,园区预计将通过3-5年的建设与培育,带动文化创意等相关行业就业三万人,实现200亿元的文化创意产业规模。武汉创意天地园区副总经理金蓓表示:“我们是少有的以文创为定位的园区,接下来会在提档升级、微创新、品质优化等方面下功夫,我们的美术馆、智能线上线下平台可以很好地为管理、服务赋能。”

(武汉创意天地园区代表上台交流发言)

建设创新街区(园区、楼宇)也成了武汉市推动城市更新和创新创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武汉市已纳入管理的创新街区总面积510万平方米,到2025年还规划建设近300万平方米。现有创新街区中,入驻的孵化器、众创空间约300家,占全市总量三分之二;建有小试中试平台70余个,政务、商务等各类服务机构200余家;有科技型中小企业20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3000余家,累计走出了50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特色创新街区正加速崛起。

(武汉市科技局二级巡视员刘红)

武汉市科技局二级巡视员刘红表示:“当前的重点是创新街区的提档升级和效能发挥,这就要求我们在既有的物理空间内,更加注重创新资源的全面导入,创新创业要素的集聚整合,高校院所、企业、众创孵化载体等创新主体相互协作,人才、资本、技术等创新要素深度融合,形成创新创业蓬勃发展的良好生态。”

据了解,创新街区集聚大量的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创业人才,拥有科技众创孵化机构、小试中试平台、科技金融服务机构和政务服务机构等创新要素,具备配套便捷的基础设施、完善的居住生活服务、多元的科技成果应用场景、易于到达的公共空间等城市功能,共同形成互动融合的全域创新创业氛围。通过举办此次大会加快推进创新街区建设工作,打造热带雨林式创新创业生态,推进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作出积极贡献。下半年,武汉市还将授牌一批创新街区(园区、楼宇)。

通讯员:陈达

记者:刘宁

编辑:胡明畅

审核:齐鸣 刘晓蕾 胡梦泉


责任编辑 胡明畅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