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一线洞察:网络预约制“拦”住老人和临客 景区场馆如何破?

  2023-04-03 12:39:03
分享到:

春暖花开,湿地花城武汉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除了赏花,大家还想去博物馆、美术馆这样的文化场馆游览参观,然而这些地方一般需要提前在网上预约,这就把一些临时到访的游客,以及一些不懂手机操作的老年人群给挡在了门外,那么这种现象是否普遍?又该如何化解呢?

记者 刘萍:今天是周日,湖北省博物馆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游客,很多都是拖着行李箱的外地游客,他们都在门口扫码预约,来看看预约是否顺利。

外地游客:我们从广东来的。平顶山。河北。北京。湖南过来的。

外地游客:准备进去但是好像已经约满了。昨天预约没有抢到,今天来看一下就看能不能预约上,还没有,没有名额了。因为来之前确实也没做攻略,也是来了之后才知道要预约,今天的号已经满了。我们不知道在哪儿约,也不知道提起几天约。

由于没有提前预约成功,他们就想着来现场碰碰运气,可惜扫描省博门口的预约二维码,依然显示名额已满。随后,记者走访了湖北省美术馆、武汉科技馆等场馆,像这样由于没有提前预约被拒之门外的游客不在少数。

外地游客:本来想去那边美术馆看展览,结果那边约满了,今天到这边碰碰运气,这边也约满了。

外地游客:操作也挺方便的,不过需要提前预约,我不知道。

外地游客:(预约制)对于我们外地游客来讲,不是太合理,因为我们外地来的有时候不知道(要提前预约),如果是当天来的话,约不上,不久错过一天了吗?

一些游客认为,景区场馆实行网络预约制,不能保证那些预约成功的人就都能真正按时到现场参观,又或者是“黄牛”作祟,导致挤占预约名额,将真正想参观的游客拒之门外。

外地游客:现在是不是有很多人网上预约了之后,也有不来的,也造成了一个资源的浪费,而且我们真心想来的还进不去,觉得挺遗憾的。

外地游客:刚才在武大那边看到很多“黄牛”,而那些本来很想去武大逛的就没法进去,因为被“黄牛”抢了票。

对此,场馆工作人员表示,其实景区也考虑到这一点,他们会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实时在线上放票。

湖北省博物馆工作人员:还在放票,因为有好多人把票约了他没来,每天都上千地放。

武汉科技馆工作人员:有时候有票放出来,比方说你站在旁边总在点(手机),它一放出来你就碰到了。

记者观察,确实有游客抢到了动态放出的门票。

游客:从很久之前就开始预约,一直名额不够,但是没想到在现场可以预约到,给了我一个惊喜。

同样是被网络预约制拒之门外的游客,年轻人还可以通过手机现场抢到票,而那些不懂手机操作的老年人,即便面对的是“关爱长者版”的预约界面,也还是一头雾水。

游客:落伍了。

游客:对于我们来说不方便,岁数大了不方便。是不会操作吗?对。

游客:一点儿都不方便,现在没有孩子我们什么也办不了,出来坐车都得是手机(操作),手机我们也不会操作。

记者查询多家A级景区场馆官网发现,这些场馆常年免费开放,都实行线上预约制,每日限制名额,一些场馆还标注“不支持现场预约”。事实上,不仅在武汉,放眼全国,景区文化场馆等实行线上预约购票制已成为普遍现象。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旅游管理系主任 李会琴:首先是信息技术对旅游业带来的发展机遇,旅游信息化,智慧化已成为大的趋势。第二,游客多样化的需求,特别是年轻游客,希望旅游活动越来越便利,第三,跟三年疫情防控的要求和习惯都有关系。

2020年底,文旅部办公厅、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发布关于落实《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文化场馆和旅游景区应为未能提前预约的老年人保留一定数量的免预约进入或现场购票名额。

记者采访发现,虽然一些景区场馆对60或65岁以上老人、军人等优待人群实行免预约参观,但在现场及网络宣传物料上还不够明确和突出,导致一些符合免预约条件的人群并不知情。

游客:对于这上岁数的,最好还是跟过去一样,到哪儿了买票就行了。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李会琴认为,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调整,从目前的形势看,景区场馆一律实行网络预约制必要性不大。在老龄化不断加深的今天,景区推进线上化、数字化的过程中,必须格外重视适老化,在智慧化管理的同时更要考虑到人性化。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旅游管理系主任 李会琴:比如保留人工售票通道,加强景区志愿者引导服务,预留20%或者更多的比例给未预约人员,方便他们顺利进入园区游览。

景区场馆可增设电话预约、人工窗口、为特定群体预留门票等,方便非网络预约群体。社会也应强化相关助老服务,如简化网络预约方法、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等,不让“网上预约”绊住老年人。

(来源:经视直播 记者:刘萍 李岩 责任编辑:王千 )

责任编辑 王千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