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能阳:在“鄂西屋脊”打造“塞罕坝”
李能阳是恩施州巴东县绿葱坡镇三尖观林场场长,他带领职工栽树近200万棵,并发展“林业+”产业。从500亩荒山到1.38万亩人工林,创造了恩施版的“塞罕坝”。
在巴东县绿葱坡镇,三尖观林场场长李能阳正在和场里的职工在山坡上挖树窝,为植树节集中栽种做准备。
恩施州巴东县三尖观林场场长李能阳:“我们计划是栽上珙桐树,珙桐树也称为鸽子树,它开的花非常漂亮,就像鸽子展翅一样。”
三尖观林场海拔1700米,1981年高中毕业之后李能阳就来到这里工作,每片树林什么年代种下的,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恩施州巴东县三尖观林场场长李能阳:“这棵树,是我刚来林场的时候,种下的第一棵杉树,现在也三、四十年了。”
因为能吃苦、能干事,镇上决定任命他为场长。林场外没有公路,物资运输全靠肩挑背托。李能阳要解决的第一个难题就是——修路。
恩施州巴东县三尖观林场副场长田天敏:“这条公路就是,它下的雪,也没有人测量,就是靠脚挨个挨个踩的,他踩的印子,就带领我们这帮女同志一天一天挖了用撮箕把这条公路“端”出来的。”
3年时间,一条从国道线到林场的1.47公里道路终于修通了。镇上又专门为林场特批了一笔资金,用于完善林场基础设施。
恩施州巴东县绿葱坡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牟哲:“投入劳力2万余人次,投入石料、水泥500余方,帮助修建了林场的水泥公路。”
林场焕然一新,接下来的重点就是育苗了。林场高寒,只有春秋两季可以种树。李能阳抓住政府支持林场育苗的相关政策,带领职工抢抓春秋两季植树造林。32年间林场从建场初期的500亩扩大到13800多亩,林木价值达2.74亿元。
恩施州巴东县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华:“坚持在长江两岸高山蓼竹旁和低山河谷地带的石头峰中抠土植树,百万亩荒山郁闭成林、披绿变美,森林覆盖率翻一番。”
2000年,“天保工程”实施,禁止砍伐商品木材,三尖观林场陷入困境,为了给职工发工资,李能阳四处借钱,甚至瞒着爱人把买房的28万元拿了出来。县委县政府和各级林业主管部门了解到这一情况之后,积极为三尖观林场争取各类资金700余万元,帮助林场度过了危机。
在妻子税典芝的眼里,林场才是李能阳的家。虽然离家仅有5公里,但30多年来,李能阳每年只在家吃一顿年饭,就匆匆回到林场。妻子把两个儿子拉扯成人,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从没让李能阳操心。
李能阳的妻子税典芝:“他这帮树就像培养娃娃一样,从小培养有感情,这些树都是从小慢慢摸大。”
32年的初心坚守换来“鄂西屋脊”的精彩蝶变。李能阳带领林场职工发展林下经济,种植药材、猕猴桃等。目前,仅黄连就有300多亩,亩产值5万多元。2020年,国家级森林公园在三尖观林场挂牌。2021年,全国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单位落户巴东。如今,李能阳开始谋划林场新的未来,打算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
恩施州巴东县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华:“李能阳同志是当代愚公,爱林如命,视场为家,建成13800亩高质量集体示范林场,是巴东艰苦奋斗林业精神的杰出代表。”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李亚敏 邹兴程 巴东台 责任编辑 吴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