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长江讲坛兔年首场讲座,开启湖北远古生命寻踪

  2023-02-05 11:16:48
分享到:

2月4日立春之日,又值元宵佳节将至,湖北省图书馆长江讲坛兔年首场讲座特别邀请到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赵璧主讲《湖北远古生命寻踪》。湖北省地质局党委书记、局长胡道银一行5人,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唐昌华,公共服务处处长罗罡以及湖北省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刘伟成参加活动,共同开启湖北“文旅+地质”合作的新篇章。

图: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赵璧演讲

讲座开场前,现场观众通过一条短片看到了赵壁等地质工作者们在湖北十堰郧阳区青龙山“修”恐龙蛋的场景。一年中的200多天里,他们常常在野外,或席地而坐、或侧卧在岩石上、或匍匐在“原地保护”的化石前,细心修复、观察一块块远古遗迹。当前像赵壁老师这样的一众科研工作者们,正在通过研究已绝灭的物种和当时的古环境,试图深入认识当今地球的环境特点。

化石不是文物,是地球、生命演化的重要实物样本。采集和研究古生物化石是正确理解自然生命历史的重要途径,现代科学理论中的“生命之树”和“地球年代表”的建立与化石研究有密切关系。“每一件化石都会告诉人们一个故事,但如果用不正确方法采掘化石,那么就会失掉它的内涵和故事,而最终将使它变成一件艺术品。”赵璧老师强调说。

讲座中,赵璧老师展示了丰富多样的野外考察图片,分享他在发现和研究古化石时的有趣经历,通过“夷陵寻虫记”、“荆山寻龙记”和“汉江寻蛋记”三个在湖北化石发现研究的故事,介绍了不同种类古生物化石的埋藏环境和特点,展示了湖北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古生物化石资源,折射出科学发现的波折过程。

图:《湖北远古生命寻踪》讲座现场

赵璧老师指出,荆楚大地历经35亿年海陆沧桑,形成丰富而独特的地形地貌,埋藏着诸多古生物遗迹等自然资源。现在还只露出冰山一角,大量的珍贵化石标本和重要科学信息还埋藏在地下,需要更多努力和“运气”去将之发掘出来。但这不仅是地质部门的责任,也需要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同时,也期待有更多的朋友,闲暇时带上家人朋友,一起去到古遗址地质公园等地,近距离感受远古生命的魅力。

元宵佳节将至,令听众惊喜的是,赵璧老师带来以南漳湖北鳄模式标本为原型设计制作的湖北鳄形象玩偶,并通过抽奖的方式送给现场听友,幸运听友和赵璧老师合影留念,现场氛围随之被推向高潮。本场讲座,线上线下近3.3万名听友和地质爱好者聆听讲座并与主讲人进行互动交流。

图:赵璧老师和获奖读者合影

作为湖北重要的文化惠民品牌之一,由湖北省图书馆主办的长江讲坛一直广受群众喜爱。在坚持办好线下讲座的同时,还积极利用网络平台持续开展各类线上讲座服务。不仅在新媒体平台直播往期精彩视频,还新增“云讲座资讯”栏目,推送3000多场线上讲座信息。同时精选主题讲座,在电视台和广播等媒体平台每周播放《长江讲坛》专栏,持续输出优质文化资源,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秦道冠 通讯员 谢宁  责任编辑 谢宝莹)

责任编辑 谢宝莹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