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了不起的你③丨大山护水人

  2023-01-24 22:38:43
分享到: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那些义无反顾、拼搏奋斗、守望相助的身影,总让我们眼眶湿润、心潮澎湃,你们是“了不起”的人!春节期间,湖北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推出系列报道《了不起的你》。大年初三,我们来认识一位大山里的护水人——向巍。

2022年,长江流域发生了1961年以来最严重的气象干旱,缺水在农村体现得尤为明显,这一年抗旱、找水成为很多村里人挥之不去的记忆。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基层水利站站长,来看看他从夏天到冬天的抗旱日常。

“管水,很多人认为就是件小事。其实,对老百姓来说,就是件民生大事。”

“我叫向巍,向往巍峨的大山,恐怕这就是我和村里的缘分。”



为熟悉供水情况

他半年穿坏六双鞋

越是逢年过节,向巍的工作越是忙碌。

今年刚满30岁的向巍,是恩施州咸丰县黄金洞乡水管站站长,负责全乡16个村将近3万人的饮水安全。春节临近,他和同事们还往返于各个村寨间,仔细了解村民的用水情况,确保春节期间用水正常。

向巍大学读的是土木工程专业,5年前,他考到了咸丰县水利局。不久,他被分到水管站工作,这是个负责饮水安全、防汛抗旱和在建水利项目监管的部门。

刚下乡里报到时,水管站在编人员只有向巍自己,日常工作由当地自来水公司和农民用水者协会配合。尽管专业还比较对口,但初来乍到的他仍免不了“业务一片白、两眼一抹黑”。因此,请个“师傅”指导至关重要。

“向巍刚来时,我拿张纸画图教他怎么装。有时候画了图他也没听懂,我就有点着急。”被大家称为“老覃”的覃光远,是黄金洞乡农民用水者协会会长,更是个有着7年基层水利经验的“老水利人”。

看着师傅急,向巍自己心里也着急:“我也急,但是,想到仅仅是在办公室看书,觉得不直观。实际现场操作的时候,我就会跟着他们去。”边学边干,边干边学,每次有现场操作,向巍都主动跟着一起去。

只有人勤快,才能学得快。黄金洞乡的16个村,几乎都是高山村。来这里半年,向巍跑坏了六双鞋,平均每个月都要扔一双。

5年时间里,向巍用脚步丈量着黄金洞乡的每一个村落。

“现在我们下乡就需要注意这种,容易刺到人的小木桩,上次我穿那种鞋底比较薄的,都被(木桩)刺穿了。所以,现在我就穿这种比较厚的鞋子,”向巍还向记者介绍爬山经验:“上山的时候,我们都穿那种花纹比较深、比较防滑的上山。”



旱情来袭

他翻山越岭寻水源

刚刚摸着农村水利的门路,向巍又迎来了一场大考:2022年8月,赶上了全省几十年一遇的旱情。找水,成为了向巍那个汗津津的夏天刻骨难忘的记忆。

“大面积的,每个村都出现旱情了,很多水源都干了。”回想起当时的场景,向巍也不由得面色凝重。为了找到水源,向巍和当地老乡、部分工作人员组成“尖刀班”,到各处寻找水源。

海拔1200米的五谷坪,是黄金洞乡地势最高、距县城最偏远的一个村,寻找水源异常艰难。

向巍和队员们每天从日出到日落,要翻过近十来座可能有水的山头,可几乎都是大失所望。有一天,他们途经一个常年无人问津的地下溶洞时,竟听到了久违的水声。

谈及那天的情景,恩施州咸丰县黄金洞乡五谷坪村村党支部书记王胜说:“他看着那个水,当时,我们也不知道他在干什么。他去测一下,放了张树叶子到水里去测,看水的流量多大。”

向巍经过测定,确定这就是可饮用水源,在场的所有人抑制不住地兴奋。村支书王胜回忆起当时,不住地点头认可:“我看他年轻,但这个他真的算得准。”

测水流、安装水泵……取水的前期工作迅速展开。那一次,跟队的村支书王胜对年轻伢子向巍尤其印象深刻。他说:“向站长走在前面的,我进那个洞时,我听那些老年人讲洞口可怕得很,我都怕。他不怕,他胆子大。”

“水来哒,水来哒,水终于来哒……”

“大家不着急,慢慢接,都有都有!”

“开心,开心。哈哈哈……”村民们抑制不住地高兴。

回想起帮老百姓找到水源的那一刻,向巍堆满了笑容,他说:“当时老百姓都很开心,欢呼着水来哒、水来哒。瞬间感觉我们一天的那个疲倦,都没有了。”



得到村民认可

他从“向站长”变成“向娃”

几个月里,初出茅庐的向巍和师傅一道走村进户、上山下山。他头一次两个月之久没有回家。尽管整个人瘦了也黑了,但与之前陌生的村民、干部也渐渐熟络起来。

“现在就是一般你讲个什么,他一下子就能反应过来。马上就会跟你说,要些什么(设备)怎么搞,比我还了解一些,现在他是我师傅了。”提起现在的向巍,覃光远话语间透着一股骄傲。

向巍自己也从村民对他称呼,感受到了变化:“刚开始村里面都喊我向站长,后来,他们喊我小向,现在那些老人家都喊向娃。”

山里一直没怎么下过大雨。进了寒冬腊月,旱情依旧存在,水厂的水只能分时供给各村。为了彻底解决当地供水问题,在距离乡里12公里的黑沙河边,一个小型水库正在规划设计中。

向巍介绍,经过2022年的旱情,就在这个地方准备修建一个黑沙河水库,计划2023年下半年开工建设,预计工期是2到3年左右。

一天忙碌的工作后,盒饭就是最美的晚餐。饭后和妻子孩子视频通话,是一天里向巍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时光。

“星期五回来吃晚饭不?”妻子问。

向巍略带歉意地说:“这个星期回来不了,这几天年底回去的人太多,我们要保供水。”

听到孩子不停地在电话那头说:“回家,回家。”向巍赶紧承诺:“要得,要得,爸爸忙完了就回家。”

背向大山、面向镜头,向巍想象着未来的景象,“五年后,我们这里的黑沙河水库已经修好了,再遇上大旱也不怕了。那时候,‘二十一大’也召开了。35岁的我说不定都会有二胎,我觉得这就是人生路上最美的风景”。

监制:郭小容

编审:康耀方 彭云鹤

记者:孙海迪 庞栋 恩施台 张煌 咸丰台 杨俊 覃棋 邓十 邹妤禹 乐静

美编:石璐茜

责任编辑:桂亮 荆淮侨

责任编辑 桂亮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