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好窗口 好风景
本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中国武汉和瑞士日内瓦两地拉开帷幕。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大会开幕式,发出了凝聚珍爱湿地全球共识、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进程、增进湿地惠民全球福祉的倡议。
今年是中国加入《湿地公约》30周年。这场盛会,是向世界展示中国之美、中国之治、中国之诺的重要窗口,很荣幸,千湖之省湖北、湿地之城武汉,成为了这个窗口。
好窗口,好风景。身在武汉,推窗见绿闻啼鸟、云在蓝天水在城,湿地为伴、诗意栖居,已经是一种生活状态。
你可能记不住武汉18.9%的面积都是湿地这个数字,但这里的人们却喜欢在水边支棱起一顶露营的帐篷。
你可能叫不出手机相册里那只水鸟叫啥名字,但也许它就是大名鼎鼎的青头潜鸭,全球仅存1000只,武汉就发现了308只。
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说,“中国有很多城市像武汉一样,同湿地融为一体,生态宜居。”从这扇窗,我们可以看到新时代10年的中国风景。
好窗口,好风景。城从水中来,人心向水去。深怀对自然的敬畏,十年,我们写下了一个个不负青山不负人的中国故事。
十年前,长江两岸,码头林立、化工围江,如今,去哪儿看风景的答案或许千姿百态,但江边肯定是高度共识。
十年前,人与鸟的关系还经常“打架”,如今,武汉已率先实现湿地保护区生态补偿全覆盖,拓宽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
十年前,我们对“碳”的概念恐怕还停留在一种取暖的东西,如今,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武汉顺畅运转,背后是中国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庄严承诺。
新时代中国,创造了既保持高质量发展、又做到高水平保护的奇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这是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我们必须坚定走下去。
好窗口,好风景。这也是一扇开放之窗、合作之窗。未来几天,即将发布的《武汉宣言》、《湿地公约》2025—2030年战略框架决议,将凝聚各国携手保护“地球之肾”的行动方案;作为全球首个千万级人口的国际湿地城市,武汉将把湿地保护经验分享给全世界更多国家。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呵护一个更美丽的地球,需要世界人民手拉手;以开放纾发展之困、以开放谋共享之福,更需要世界人民手拉手。
路在脚下,光明就在前方!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尹华正 责任编辑 王佳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