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葛昌永 | 古琴台与钟子期故里

  2022-09-10 10:17:28
分享到:

湖北文化典故,“高山流水”当属之最。知音故事,家喻户晓。《吕氏春秋》载,俞伯牙受命出行,泊舟龟山,一时兴起,抚琴高奏,樵夫钟子斯听之,呼曰高山呼曰流水,伯牙引为知音,相约一年后再见。届时伯牙如期至而子期已逝,于是悲痛摔琴,誓不复弹,叹无知音。后世深谙故事寓意,宋时建琴台,亦名伯牙台。清嘉庆初年重修。光绪年间杨守敬书丹,将《琴台之铭并序》、《伯牙事考》、《重修汉阳琴台记》重镌,立于廊间。后虽有修缮,然向之所睹,多为清时面目。今年(二0二二)五月启动重修,正进行中,未知何如。

葛昌永书法作品

古琴台处汉阳龟山之西月湖之滨,座北向南,门脸鲜白间灰,三叠顶盖覆蓝色琉璃,匾牌金黄,大门两侧置方窗,犹如明目,以观来者,寻觅知音耶?台阶前一对石狮,相向而立,威严活泼。进门有亭,一为清道光皇帝御笔“印心石屋”石碑,端庄整肃;一为岭南才子宋湘以竹叶代笔所书《琴台题壁诗》石刻,神采飞扬。二碑皆由玻璃覆罩,拍照甚难。其内廊亭相连,高山流水殿为主建筑。殿前有汉白玉石台,乃伯牙当年鼓琴处,其上立“琴台”方碑,传为米芾所书,碑上并刻伯牙抚琴图。另一侧为近代所置《琴台知音》雕塑石像,高大夸张。其间庭院林园,花坛茶室,移步景换,互为映衬。水榭长廊间,山色湖景,风光雅韵,幽静宜人。峨峨兮!洋洋兮!故古琴台与黄鹤楼、晴川阁并称武汉三大名胜。

葛昌永书法作品

子期故里蔡甸,西距古琴台三十余里,是处无山,故子期至龟山拾樵,合于常理。子期墓今辟为公园,三面小丘,林阴森森,犹以其墓上灌木丛草,葳蕤茂盛,且周边树木近仄,观其墓陡生恐惧感。牌坊书“高山流水”,字不规范,一惜也。疫情二三载,来者少,故又有寂寞荒芜感,又惜也。

呜呼,伯牙抚琴遇知音,一时与千秋,竟在一瞬间。古琴台千载铭传,一乃故事早;二乃文化寓意深;三乃真实唯一。郢人挥斧,人去技空。白雪阳春虽湮,人间佳话永在。唐人陈陶有《送谢山人归江夏》,诗曰“黄鹤春风二千里,山人佳期碧江水。携琴一醉杨柳堤,日暮龙沙白云起。”“携琴”,喻知音故事耶!今吾辈开办《知音》杂志,掌门人为余好友刘学明,刊物声名远播,既赖人谋,亦仰知音传承焉。余曾有联,其辞曰:

知音湖北知音会,湖北知音会知音。

是为记。

附:葛昌永古诗《有感于琴台宋湘题壁诗书作》

高山风骨字行间,流水行云凝笔椽。

雅意且于风景异,苍刚更若半听弦。

临看忽起公孙剑,细鉴浑如赵氏笺。

胜地多因名士贵,阳春白雪万年传。

葛昌永简介:第六届中国书协理事、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 诗词学会会员。

责任编辑 夏燃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