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著名书法家孔可立 |《桑榆凡心书法小品展》在汉开展

  2022-05-04 13:31:15
分享到:

我在书法艺术里耕耘了62年。在多年的书法修炼中,研究传统,扎根传统,对书法法度和人生有很清醒的体味,它们是我创作的根源,成为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桑榆凡心是表达我怀着一颗平凡之心,对书法艺术执着追求,锲而不舍,终生不渝,直到晚年。

——孔可立

桑榆凡心书法小品展中展出的54幅书法作品,是孔可立先生最近一年的新作。作品新颖趣致,孔可立先生在斗方的方阵之中,运用小而精的特色,把国学的理念,书法的风格精华浓缩。克服了篇幅的局限,让书写融入了多元语境。远观,聚散、轻重、疏密错落有致;近观,浓淡墨气,留白飞墨藕断丝连,细节丰富;顿挫时,天地劲风逆袭 ;婉转间,山间流水潺潺……笔墨有如抽象的语言,穿越千年而来,赴一场天地万物之约。

笔者采访书法家孔可立

个人展览一向是对书家的手头功夫和艺术感悟的考验,难度比较大。展览内容通常以主攻一门的书法领域,是书法作品展比较普遍的现象,对于创作而言,专注是主要的。涉及各种书体的书家极少问津,对于如何拿捏内容和书体的章法,笔墨之间情感的准确传递,对书体的驾驭能力,文学的涵养及底蕴等等,这些步骤自如完成,相互气场的传递和彼此的墨韵连接,个性的彰显,无不是一种考验。

展览开幕剪彩

桑榆凡心书法小品展由武汉书画研究会、湖北省民革首义书画院、武汉市书法家协会等单位主办,于5月1日在位于汉阳王家湾的汉上艺术馆正式开展。现场展出了由书法家孔可立教授创作的、涵盖5种字体的54幅小品。

民革武汉副主委欧阳云、民革湖北省副主委秦明山、省政协副主席王红玲、书法家孔可立

省政协副主席、民革湖北省委会主委王红玲、民革湖北省委会专职副主委秦明山、民革武汉市委会专职副主委欧阳云、湖北省书协副主席、武汉市书协主席瞿忠谋、武汉书画研究会会长曾雪萍、省广电局丁俊处长,省委宣传部印刷发行处邓世清处长、著名艺术策展人荒野、武汉市书协副主席周军、武汉市书协副主席褚群杰,武汉市版画家协会副主席曹轶秋等众多艺术名流、各界人士及书画艺术爱好者出席了开幕式,并参观展览。

艺术名流观摩展览

武汉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周军观展时赞叹:”爨宝子书体的特点是气魄浑厚,端正古朴,一向是大气象,才显出它的奇,险,方中的乐趣。在斗方中表现爨宝子体,这是有难度的,这是带着脚镣在不自由的空间里的书法起舞,笔锋所到之处,都是恰到好处。”

展览海报肖像

武汉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褚群杰表示,自己在观看此次展览中有以下三个体会:第一,孔老师传统文化之深,传统文化学养很深。整个展览是遵循经典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手段,用书法技法的浅表去表达厚重文化的隆重,这需要足够艺术造诣的自如和创作能力。第二,孔老师书体运用之多,整个展览的书法变化多,书法五体都有涉及。第三,孔老师书法章法之新。每幅作品都很新颖,每幅结合内容产生变化,根据书体发生变化,加之章法,又叠加了变化,这种变化的叠加,形成一种持续的力量,聚合的力量,呈现小品中的大象之美。线条的变化、墨色的变化、章法的变化,加在一起,会组合出多少种变化来?千人千字,千字千面。这种千变万化,风格各具,蔚为大观。极大的满足专业艺术创作者和艺术爱好者探寻到不同景象的艺术通道。

展览作品

在孔可立先生看来,中国的书法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以简驭繁,简约中蕴含无限的丰富性,充分体现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是东方人特有的思维形式。仅一种书体,很难全面表现。多年来的艺术创作路上,他一直在前进和探索,注重对传统的传承,用多种书体是他在日渐越累中形成的的一种理想和自由的艺术状态。

凡心,乃是平常心,将无常看做平常。事物永远在变迁,一颗凡心,不偏不倚,能够无限打开心胸和思想。艺术创作就是在非常开放的状态,才能在启悟中,千百次的超越局限,清醒发现其中底层的本质联结,勇敢地踏入未知的领域。

展览作品

“书如其人”,书法是人生心境的外露,气质和性格的展现。当下就是良师,读孔可立先生的字,品读他的艺术的独特品性,理解传承的精髓,腾出内心迷茫的空间,疗愈匆忙的生活,永远不会太迟!

展览名称:桑榆凡心书法小品展

展    期:20220501—20220515

展览地址:汉上艺术馆

汉阳王家湾 中部名居广场四楼

(通讯员 曹轶秋 摄影 荒野 责任编辑 田思凤)

责任编辑 田思凤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