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东湖科学城发力全球影响力的激光产业创新集群,产业基地+发展规划+支持政策今日启动

光谷融媒体中心  2022-03-21 09:22:32
分享到:

3月20日上午,湖北东湖科学城·光谷国际绿色激光产业基地启动活动举行,现场集中签约和开工一批项目,并发布湖北东湖科学城激光产业发展规划及政策,旨在建设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国际领先的激光产业集群,加快推进“科学之城、追光之城、向往之城”建设,聚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光谷”。

省委常委、副省长张文兵宣布基地启动,市委副书记、市长程用文出席并讲话。省政府副秘书长何开文,省经信厅、发改委、科技厅等部门负责人出席。

闫大鹏、马新强、陆培祥、冯杰鸿、陈星星、李志刚、吴明、熊文、何立东、邓家科、朱晓、丁琼、米仁兵等企业家、专家代表参会。市委常委、东湖高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洁介绍湖北东湖科学城激光产业发展规划及政策。副市长党蓁主持活动。

激光是“最快的刀、最亮的光、最准的尺”, 是现代工业升级的重要工具。发展激光产业,是我国从经济大国走向科技强国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激光产业创新高地,东湖高新区在武汉未来科技城规划约3600亩的湖北东湖科学城·光谷国际绿色激光产业基地。该产业基地是湖北东湖科学城七大功能区之一——光电信息产业聚集区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创新平台区、企业集聚区和配套服务区三部分。

现场,激光产业基金、帝尔激光光伏激光设备研发生产基地、华工科技信息激光产业园、新创元先进IC载板研发生产基地、华日激光千瓦飞秒光纤激光器产业化基地等一批项目集中签约,签约额约200亿元。

锐科激光技术与产业创新研究基地效果图

锐科激光技术与产业创新研究基地、奔腾激光武汉研发制造基地、逸飞激光智能制造装备总部及研发基地、激光产业基地商业综合体、三丰智能装备研发制造基地等项目集中开工,开工总面积约40万平方米。

帝尔激光光伏激光设备研发生产基地效果图

目前,光谷国际绿色激光产业基地已聚集锐科激光、帝尔激光和华工科技三大上市公司,逸飞激光、睿芯光纤等一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及省市创新平台。

“因光而兴、聚光成谷”,光谷是中国激光产业发源地,已形成完整激光产业链,成为中国最大的激光设备制造基地之一,激光企业已达200多家,激光企业密度全国领先。国内首台万瓦连续光纤激光器、国内首台光纤飞秒激光器、国内首次突破1.5微米光纤放大器技术、国内第一部光纤激光器行业标准、国内首个激光产品类国际标准等一系列“第一”均在光谷诞生。

当前,全球激光设备市场发展迅速,潜力巨大,2020年至2025年,国际市场规模将达数千亿美元。

为进一步提升中国光谷“光芯屏端网”产业能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东湖高新区出台湖北东湖科学城激光产业发展规划及政策。

《规划》提出,湖北东湖科学城激光产业集群实施“135”产业发展战略,即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激光产业创新集群为总目标,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三链融合”,实施产业空间优化、产业规模倍增、创新能力跃升、核心产品攻关、服务能力强化五大重点工程。

湖北东湖科学城激光产业“一核多点”布局示意图

到2025年,规模以上激光企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带动激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总收入超过5000亿元,成为东湖高新区万亿级“光芯屏端网”产业的有力支撑。到2035年,规模以上激光企业产值达到3000亿元,带动激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总收入超过1万亿元,打造万亿级激光产业集群,成为“光芯屏端网”产业发展的增长极和核心支撑力量。

同时,东湖高新区推出《关于加快推进东湖科学城激光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政策》,从产业做大做强、瞄准新兴应用、完善产业生态三大方面,推出十条扶持政策,成立100亿产业发展基金,对从事激光产业尤其是原材料、核心器件、控制系统、激光器、激光成套设备领域进行研发生产的工业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奖励补贴最高可达1亿元。

市发改委、科技局、经信局等部门负责人,东湖高新区管委会领导宋治平、夏亚民、关维强参加活动。

(转载编辑:创魔方  来源: 光谷融媒体中心  采写:康鹏  摄影:张璨龙  编辑:何倩  编审:张珊妮、张隽玮  审核:翟磊)

责任编辑 曾珍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