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护航!国内首款自主研发气管插管“神器”开启精准智能的麻醉新时代
“开刀去病,麻醉保命”谈及手术,大多数人会先想到外科医生但无影灯下的麻醉医师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他们是手术过程中的“生命保护神”全程检测、管理患者的生命体征让患者无痛舒睡,更能安全醒来有着百年历史的协和医院麻醉科1890年已使用氯仿麻醉施行手术1934年率先实施静脉麻醉,达世界先进水平进入新时代,麻醉科自主研发国内首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UE可视喉镜全国首创结合头皮神经阻滞、麻醉深度监测以及TCI靶控输注的精准神经外科麻醉方法全国首创针刺镇痛辅助全身麻醉用于妇科手术的麻醉方法……一系列开拓创新举措推动精准智能化的麻醉系统进一步发展
本期医道有术:第8话为您揭开麻醉的神秘面纱看身经百战的协和麻醉专家开启全程无痛的舒适化诊断和精准治疗
国内首款自主研发的气管插管“神器”
协和医院麻醉科充分发挥“双一流”大学医工、医理交叉融合的优势,积极开展解决临床问题的转化医学研究。
协和麻醉与危重病医学研究所所长姚尚龙教授为患者插管
由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第三任会长、协和麻醉与危重病医学研究所所长姚尚龙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历时20余年,研发的国内首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UE可视喉镜,更利于中国人的气管插管,防雾效果显著,插入后也能清晰看到患者咽喉部位情况,提高插管的效率安全精准,成为麻醉医生的“定海神针”。
UE可视喉镜
与普通喉镜相比,UE可视喉镜更加小型化集成化,尤其对肥胖小口型患者,可极大程度上降低麻醉的插管风险。该技术先后获得中国、德国以及欧盟20余项专利。专利转化后的产品已销往全球3800多家医院,取得47项专利及美国FDA认证,年销售突破1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并荣获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以及科技成果推广一等奖。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UE可视喉镜在抗疫一线成为气管插管的常规武器,多次见诸于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国内主流媒体报道。协和医院全国率先创立麻醉“插管突击队”,在抗疫中表现突出,荣获华中科技大学“五四青年奖章”。
靶向性个体化 智能化的麻醉系统
陈向东主任(左)和团队监测患者麻醉深度
79岁的李婆婆家在汉川,子宫脱垂症持续加重,十分痛苦。上周,她辗转至协和医院就诊时已是二度脱垂,医生建议尽快手术,重建盆底功能。
听说上台要全麻,子女慌了神:“这么大年纪,麻醉挺得过来吗?”麻醉科主任陈向东教授术前谈话安慰:“您放心,即使是高危患者,我们让老人安静睡着,也能平安醒来。”
4月7日,李婆婆如期手术,由协和医院妇科专家主刀。手术即将正式开始,她已进入浅睡眠,靠气管插管帮助通气。这个阶段,麻醉医生当起“监工”,麻醉给药任务交给“智能系统”。
麻醉给药实现“智能化”
“它很聪明。”陈向东说,麻醉镇痛药、镇静药用多少量,我们会“斤斤计较”,患者年龄、体重、药物敏感度不同,用药量也天差地别,关键要算出血管和大脑中的药物浓度,使得患者不会因给药不足术中突然苏醒,反之,也不会导致术中危险和术后苏醒延迟。
随着舒适化医疗时代到来,麻醉贯穿了从临床检查到治疗的全过程,怎样让患者更安全、舒适,这是摆在陈向东面前的攻关课题。
作为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副会长,陈向东在研发上也下足了功夫。在这套精准麻醉的“智能升级”系统上,他参与研发升级。它除了精准稳定速度缓缓推送药物外,一旦“感知”到药物浓度不足,会自动改变给药速度,守护患者全程无痛。
李婆婆额头贴了电极片,一旁的显示屏上,脑电波等数据一目了然。“有了它,患者麻醉深度尽在掌握。”陈向东说,电极采集脑电信号、自动分析,给麻醉深度“打分”,一旦超出安全区域,麻醉医生或智能电子输液泵会赶紧调整用量,使麻醉更精准。
30分钟后,手术结束。麻醉医生估算,李婆婆麻醉、镇静药物用量比传统依靠经验给药,可减少3成左右。术后,老人顺利苏醒。
陈向东还开展了麻醉相关的基因检测,可预先判断患者对麻醉等药物的敏感度,根据这些信息再来调整药物种类、剂量,每位患者的麻醉方案都是“量身定制”。
大数据“云”麻醉 让镇痛“永不失联”
麻醉医生可在线掌握患者术后疼痛情况
4月12日,在协和医院外科2号楼,结束了一上午连台手术的麻醉医生宋文涛,趁着短暂休息,打开移动设备上的数据库,查看住院患者术后镇痛情况。
宋文涛留意到,病房一位黏膜撕裂伤的患者,术后上了镇痛泵,系统提示有预警。通过终端设备,宋文涛发现仅24小时,患者镇痛泵按压多达4次,系统已有预警。他立马和病房医生联系,患者对切口疼痛比一般人更加敏感,宋文涛再次调整镇痛药物剂量,很快,患者慢慢平静下来,疼痛感大幅降低。
在这个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上,患者姓名、病区、床号、镇痛泵输液进度、手术时间及病种等信息一目了然。
患者为疼痛打分更直观
“患者术后一般都要带上镇痛泵,恢复过程中有疼痛难以忍受,由病区医护通知麻醉医生,如果忙于手术,有时不能第一时间赶到病房。”宋文涛说,有了智能镇痛管理系统,患者出现术后疼痛不适,系统会立刻弹出“报警信息”,他们会第一时间评估、调整用药量。
“麻醉关键就在细节。”陈向东说,协和率先开展大数据麻醉管理系统,舒适化医疗理念融入全流程,镇痛“永不失联”。
中西医齐上阵 小小银针让麻醉减量
陈向东主任为患者针刺镇痛
在协和医院手术室,麻醉医生手持银针,为手术患者穴位扎针,抽、插、捻、转,动作娴熟。这正是陈向东创新尝试的麻醉方式:针刺复合麻醉。
扎针麻醉,效果靠谱吗?陈向东主任刚接诊一位患者,由于人流不全,妇科医生需为其清宫。术前,医生要用到缩宫素,排出残留胎盘。但患者一用该药,难忍强烈宫缩,直喊疼。当下,陈向东决定针刺麻醉,四根银针,分别扎在太冲、三阴交等穴位,患者疼痛立马缓解,阿片类镇痛药物也可以不用了,手术十分顺利。在协和医院,像这样的受益患者越来越多。
西医出身的陈向东,近两年将目光投向中西医结合的麻醉新方式。“在传统经络学基础上,通过针刺、电针,激发人体内源性物质,对于部分手术的镇痛、麻醉都有很好辅助作用。”他说,目前正带领团队进行研究,对于切口痛、内脏痛、炎性痛等不同分型的镇痛进行论证研究。
“针刺麻醉并非是万能的。”陈向东主任说,它是现代麻醉方式的补充,患者麻醉药物可减少20%-30%,全身应激反应较小,康复时间缩短,随后各种问题都会减少,“这种方式在未来可能会是主流趋势。”
华中首家AICU 患者术后安全港湾
手术结束,麻醉医生的工作仍在继续,他们要一直陪在患者身边,从苏醒拔管、监护生命体征,一步步挺过这段危险期。
此前,有一位舌癌患者,手术时间长、创面大,虽然手术很成功,但患者在术后24小时的急性期,容易发生气道水肿,导致呼吸道梗阻、出血等并发症。如果延时拔除气管导管,可有效降低风险,更利于术后恢复。
在麻醉ICU,护士守着刚做完手术的小患儿
陈向东说,2019年7月,麻醉科创立了新型的“麻醉ICU”(即“AICU”),术后患者可直接从手术室转入麻醉ICU,由危重症抢救经验丰富的麻醉医生查房、监护,帮助患者最大程度减少疼痛。待气管插管拔管后,再回到普通病房。
麻醉医生守护患者手术后的安全
为何要开麻醉ICU?陈向东主任说,这是麻醉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的新需求,也是对患者围手术期精准管理的举措。据悉,这也是华中地区首家麻醉ICU。
“所有四级手术术后患者,以及其他术中、术后出现手术并发症,不能够平安、及时返回病房的手术患者,都将先到这进行专业治疗。”陈向东表示,麻醉工作责任重于泰山,“我们不敢有丝毫懈怠和疏忽。让患者安全舒适,我们一直在努力!”
学 科 名 片
协和医院麻醉科历史悠久,1890年已经使用氯仿麻醉施行手术630例次,1934年率先成功应用环己巴比妥钠实施静脉麻醉,达世界先进水平;同年开展了两种特殊形式的区域麻醉。1955年成立麻醉小组,创始人为我国著名麻醉学家、“中国麻醉医师协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刘俊杰教授,并为我国麻醉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许多开拓性的贡献:攻克了体外循环心脏手术麻醉的难关;率先在国内建立了第一个手术后恢复监护病房;最早在国内使用连续硬膜外注射法进行术后镇痛等。
我国著名麻醉学家、“中国麻醉医师协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刘俊杰教授
1978年,麻醉科成为国内首批硕士点,开始了麻醉学专业高精尖人才的培养,1984年作为独立的临床科室正式成立,并建立麻醉实验室。1984年成为国家最早授予的学科博士点之一,1985年开设疼痛门诊,1994年建立ICU,1995年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后流动站,2005年成立麻醉与危重病学研究室,2007年成为湖北省唯一的国家级麻醉药物临床试验基地,2007年获得教育部国家级重点学科, 2010年获得卫生部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项目支持。2014年正式成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麻醉与危重病医学研究所”。
“中国医师协会终身成就麻醉学家”曾邦雄教授带领团队研究中草药合剂的麻醉作用
从学科创始人刘俊杰教授、曾邦雄教授、姚尚龙教授,再到陈向东教授,经多代协和麻醉人的共同努力,协和医院麻醉科已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麻醉学临床、教学、科研和培干中心。多次荣获省级技术发明和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另获省市级各类奖项一、二、三等奖十余项。拥有7项国家级专利。并连续五年位居复旦版《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前六名。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
湖北广电大健康发展中心图文编辑: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