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里的湖北之最80|九八抗洪——铸就时代精神
1998年入夏以来,我国气候异常,长江、松花江、珠江、闽江等主要江河水位暴涨,长江流域发生了仅次于1954年的大洪水。
面对来势汹汹的洪水,1998年7月1日,湖北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发出迎战长江洪水的号令。全省军民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坚强有力领导下,全力以赴,迎险而上,先后战胜了八次大洪峰。
党中央第一时间作出部署
1998年8月7日,湖北武汉龙王庙闸口挟风裹雨、浊浪翻滚,长江大堤面临决堤的危险。当天,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就长江防洪作出战略决策,要求坚决严防死守,确保长江大堤安全,确保人民财产安全,确保武汉三镇安全。
(16名共产党员写下“生死牌”)
长江大堤上,竖起了“誓与大堤共存亡”的木制“生死牌”,黄义成、唐仁清、李建强等16名共产党员签名宣誓,无数共产党员冲锋在前。
8月13日,江泽民、温家宝、曾庆红、张万年等来到湖北长江抗洪第一线,看望、慰问、鼓励奋战在抗洪第一线的广大军民。江泽民在武汉发表了《夺取长江抗洪抢险决战的最后胜利》,就决战阶段的长江抗洪抢险工作向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作总动员。
他说,“当前,长江抗洪抢险进入了决战的紧要关头,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投入长江中下游地区抗洪抢险的总兵力达13万人,5800余台车,860多艘舟艇。这是解放战争渡江战役以来我军在长江沿岸投入兵力最多的一次重大行动。”
8月16日,江泽民向参加抗洪的解放军发布命令:沿线部队全部上堤,军民团结、死守决战、夺取全胜。此时,武汉军民已同长江特大洪水持续搏斗长达40多天,抗御长江武汉关29米超高水位整整9天。
经过全国军民的努力奋战,我国最后获得了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
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
九八抗洪中涌现了很多感人的故事。
面对嘉鱼簰洲湾民垸决口的危急关头,广州空军高炮五团的高建成同志把救生衣让给了不会游泳的新战士,在洪流中继续指挥被洪水冲散的战士自救互救,在连续把几名战士推上一棵大树后,自己却被急浪卷走了,把生的希望让给他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战士们运送袋装沙石加固大堤)
“洪水不退,我不离堤!”1998年洪水来袭时,时任九江市新港镇江矶村党支部书记陈申桃发誓。新港镇益公堤,扼守着江西九江东边门户,那年,他和乡亲们一起死守了3个多月,排除大小险情100多处,开挖人字沟400多条…
(1998年8月15日,抗洪官兵在加固长江大堤九江城防堤。)
“一个干部一段堤,一个党员一面旗,一个支部一排桩。”1998年8月,时任湖南岳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的他在堤上一守就是30多天,累到心脏病猝发。经过6个小时抢救,罗典苏终于醒来。可住院不到3天,他又奔上大堤。
九江决口的滔天洪水下,南京军区九江抗洪一线的总指挥董万瑞纵身入水,同身边的战士一同扛起了围堵洪水的重担。一个将军和无数战士的血肉之躯,就在九江这片天地之下,创造了“千年一堵”的生命奇迹。
荆州军分区的军事志至今还记录着这样一组数据:90多天的抗洪抢险中,30余万民兵预备役人员,成功排除重大险情240处,有11位民兵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这首家喻户晓的歌曲《为了谁》,赞颂的正是在1998年特大洪水中奋不顾身的人民子弟兵。
面对特大洪水,共产党员和解放军抗洪战士在没有先进设备、没有稳定物资的情况下,用一袋袋沙土拼凑出了生命的堡垒。
(湖北嘉鱼簰洲湾98抗洪纪念馆)
人民至上 敢于胜利
1998年战胜特大洪水后,国家大幅度增加了对防洪工程的投入,江河沿岸建设防洪工程,长江干堤全面加高加固,“平垸行洪、退田还湖”,长江综合防洪体系进一步得到增强。
(三峡大坝全景)
2012年起,长江流域水工程联合调度实施,长江中下游水位控制达到厘米级的精度。防洪预报调度系统为防灾防洪提供7天水情窗口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成功应对了2013年东北地区嫩江、松花江、黑龙江大洪水和2016年长江、太湖等流域大洪水;2020年,我们又一次战胜了特大洪水,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大中城市和重要基础设施防洪安全。
九八抗洪抢险斗争中形成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也成为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来源:人民日报、荆楚网、湖北党史网 实习编辑:李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