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吕祥:中美竞争在加剧 但不必过于悲观

  2020-08-23 06:57:30
分享到:

8月20日,美国前副总统拜登正式接受提名,成为民主党唯一的总统候选人,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的选战也由此开启了“决斗”模式。本来,大选是美国的内部事务,但是每次却都少不了所谓的“中国议题”。为了击败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刚刚接受提名的拜登已经迫不及待地打起了“中国牌”,甚至提出了一些看起来更加激进和冒险的对华政策,似乎谁对中国更强硬,谁就更有机会赢得11月的大选。围绕拜登和特朗普之间的“决斗”,以及美国大选对中美关系的影响,《长江新闻号》连线了中国社科院美国问题专家吕祥,一起来看他的观点。

长江评论

嘉宾介绍:吕祥 中国社科院美国问题专家

【长江新闻号】:美国民主党的新党纲中删除了“一中政策”,这是不是意味着他们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呢?

吕祥:首先我们要了解美国的所谓的共和党、民主党,这所谓两大党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政党,他们也没有常态化的党纲,只是每四年竞选的时候,两个党的全国委员会拼凑出一个所谓的党纲,而这个党纲与这个总统竞选的参与人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关系。所以我们不要过度地去解读所谓民主党党纲中间的一些表述,我们更需要关注的还是竞选的参与人的政治表述,我相信拜登的所谓对外政策整体上会继承奥巴马时期的外交政策,不会有大的调整。那么在台海问题上,我也期待它应该是继承的这个奥巴马时代的主要的政策,台海问题是美国不到狗急跳墙的时候,他是不会轻易让它激化的,一旦激化起来,这个局面我相信也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

【长江新闻号】:在对华政策的辩论上,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表示,一旦他当选美国总统,将取消特朗普对华加征的关税,但拜登又同时批评特朗普与中国的贸易协议严重失败。您对拜登的这些言论怎么看?

吕祥:从美国政坛全局来看,哪怕共和党的主流也不会同意特朗普现在的这种强制的关税政策,因为这对美国经济是十分不利的,所以,如果是拜登胜选的话,那我相信美国在保护主义的路上应该会往回收,不会走那么远。当然还有最后一点就是如果出现更坏的情况,我们都会有所预备,这个对未来的困难我们不能低估,但是我们也不要盲目的认为两国要陷入冲突,毕竟中国发展到这一天,在一些方面的竞争也在加剧,尤其在技术领域,所以我们不要期待,换一个政府这个关系就会特别顺利,但是我们也不必特别悲观。

【长江新闻号】:相比于往年,“中国议题”在今年美国大选选战中所占据比例似乎有了一些提升。您对此怎么看?这又会如何影响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中美关系?

吕祥:仔细观察美国民主党的表现,从初选到现在,中国始终不是它的一个重要话题,在特朗普政府对中国极限施压的一些政策实施之后,民主党也比较被动地谈了这个中国话题,实际上在拜登从去年到现在的历次演讲中提中国的次数他都是被动,非常少,甚至我可以认为他在回避中国话题。在美国的竞选,总体而言是国内政治,而不是国际政治,对外政策是排在第七、第八,甚至更靠后的位置,而现在是美国抗疫,这个疫情和经济是主导的话题,我觉得中美关系我们要看大局,不要被这个某一任总统的比较混乱的措施所迷惑,中美关系大局是有利于两国人民,有利于两国的发展,在能合作的领域,中方将尽一切努力合作,有分歧的地方我们尽可能的对话,在有严重分歧的地方我们要管控,这是我们中方所看到的大局,不管任何人当选美国总统,我们都是按照这样的思维框架来制定对美政策。

(来源:长江新闻号 责任编辑 谢宝莹)

责任编辑 谢宝莹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