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十九大报告55次提到的这个词,到底和咱有啥关系?速戳视频!

新时代湖北讲习所  2018-04-26 18:30:15
分享到:

导读

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宗旨,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重要体现。国家安全归根到底就是在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为群众安居乐业提供坚强保障。不断提高人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是检验国家安全的根本标准。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同志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面向未来的庄严宣誓,这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十九大报告55次提到“安全”,其中18处是“国家安全”。这一数字说明,相较于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十九大报告比以往任何一次党代会报告都更加关注国家安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国家安全。

1992年十四大,“国家安全”一词首次出现在全国党代会的报告中;

1997年十五大报告6次提到“安全”,其中3处为“国家安全”;

2002年十六大报告14次提到“安全”,其中3处为“国家安全”;

2007年十七大报告23次提到“安全”,其中5处为“国家安全”;

2012年十八大报告36次提到“安全”,其中4次是“国家安全”;

2017年十九大报告55次提到“安全”,其中18处是“国家安全”。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因为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导 祝捷

十九大报告对于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意义非常的重大,实际上就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人民至上的思想。把人民的获得感、满意度、安全感 、作为检验我们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到不到位,透不透彻的重要指标。

当前,世界面临新变局,我国进入新时代,依然面临着政治、国防、领土主权和政权等传统安全威胁,恐怖主义,网络空间、金融风险,环境污染等非传统安全威胁的紧迫性也明显增强,国家安全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多,这些新特点新挑战,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经验的深刻总结,是我们党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之一。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国家安全环境新变化的必然要求,是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所决定的。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导 祝捷

在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

在十九大上把总体国家观,载入了我们党的报告,而且把它载入了党章,那么这个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我们过去谈得国家安全,更多的是国土安全、军事安全、政治安全、外交安全,而这一次总体国家安全观涵盖了十二个方面,而这十二个方面,包括了环境安全,其他的一些安全在内,可以说是覆盖到我们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它覆盖面更广,可以说力度更深,更加能够体现人民至上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2017年2月,央视记者调查发现,贩卖个人信息的黑市在网络上十分活跃,一些信息贩子甚至公然叫卖,只要提供一个人的手机号码,就能查到他最为私密的个人信息,包括身份户籍、婚姻关联、名下资产、手机通话记录等等,甚至信息贩子声称可以通过三网定位就是移动、联通和电信的手机定位,可以实时定位这些手机用户的位置。这一事件,掀起了广大市民对个人隐私被泄露的担忧,相关部门随即展开调查,并重拳整治。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 胡瑞敏

网络安全过去可能跟我们一般老百姓,大家感觉离得比较远,但是今天的话,应该说它的重要性越来越大了。那么为什么,比如说大家现在开始习惯无现金城市,无现金城市出去了,都要用手机或者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那么这里面就存在着网络安全的风险,那么这一块跟我们的老百姓就联系的非常密切了,实际上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都和网络安全密不可分。习总书记说,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这就是因为网络安全和我们每一个人都密不可分,是我们社会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所以必须要我们大家来一起努力来维护一个好的网络安全环境。

这只是国家安全的冰山一角。在今天这个资源高度共享、技术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防护国家安全的前沿阵地已转移到看似稀松平常的日常生活中来。黄某是某重要国防军工单位研究所的职员,一次单位改革末尾淘汰,他被通知待岗。黄某狭隘的认为,领导是在排挤自己,出于怨恨的心理,他决定出卖自己手头掌握的核心机密,报复单位。他主动向境外敌特,出卖了大量文件资料,对我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危害。

不少人有这样误区,似乎间谍离我们老百姓很远,惊心动魄的谍战场景只在谍战片中出现。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留学生被境外机构策反、大数据时代网络上个人、单位、国家信息泄露、无人机航拍军事基地导致泄密等事件时有发生。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导 祝捷

国家安全既然跟每个老百姓都有着这么密切的关系,那每个老百姓,也应当把自己作为国家安全的主体,做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这样一个积极的分子,积极的参与到国家安全里面去。我们在十八大之后也制定了国家安全法,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每个公民应当以国家安全法,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国家安全人人有责。

百姓身边的国家安全事件

2017年2月8日韩国乐天集团换地给“萨德”

2017年3月1日“伊斯兰国”疑似新疆男子威胁回国发动恐怖袭击

2017年4月19日河北现17万平米工业污水渗坑

2017年5月网络勒索病毒全球肆虐

2017年6月 六名日本人在华从事间谍活动被抓

2017年6月9日“伊斯兰国”杀害两名中国人

2017年8月 中印洞朗对峙

2017年11月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广受关注

2017年11月大兴火灾后北京拆除违章建筑广受关注

2017年12月北方部分地区煤改气安排不周致部分居民入冬无法取暖

国家安全,人人有责。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国家安全和人民群众安全相互依存,国安则天下宁,民安则国运兴,国家安全问题归根到底都由人民来感受、决定和评价;国家安全只有紧紧围绕人民安全这个核心,以人民群众为坚强后盾和力量之源,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才能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凝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全民力量,共同构筑捍卫国家安全的铜墙铁壁。

(责任编辑 骆璟)

责任编辑 骆璟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