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天门市石家河三房湾遗址保护展示项目开工,开启石家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帷幕。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2100万元。由遗址展示棚、互动体验馆、展厅展示馆、场景复原区以及游客换乘中心等组成,将于10月完成土建工程,12月完成布展,对外开放。
石家河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8平方公里,由41处遗址点组成。其中三房湾遗址位于石家河古城内西南部,面积约18万平方米。
天门石家河遗址管理处负责人徐同斌:“三房湾遗址的发掘,主要是红陶杯,它的作用第一个是用来使用的,是喝水和喝酒的,第二个我们发现有的红陶杯是非常小的,它不是使用,而是用来祭祀的,在墓葬和祭祀区也会出现,应该说,红陶杯是石家河文化的典型器物。”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石家河工作站站长向其芳介绍,2016年至2017年通过考古勘探发掘与研究,在石家河三房湾处发现一批与制陶相关的遗迹、遗物以及数量巨大的红陶杯遗存,红陶杯残片堆积面积近1万平米,平均堆积厚度在1米左右。该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晚期长江流域最大的以烧制红陶杯为主的专业窑场。
“在学术价值上,石家河遗址是长江中游地区探讨早期文明化进程的一个重要阵地,三房湾遗址又是石家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向其芳表示,大型窑场的揭示丰富了大众对石家河遗址功能区划的认识,可初步推测出当时的社会分工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石家河遗址是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都邑性聚落,在距今约5900至3800年间,遗址的文化与聚落经历了初兴、强盛、渐变、突变及衰落等阶段性变化。
2014至2019年,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联合组成石家河考古队,对石家河遗址群及外围9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系统勘探,相继在石家河遗址群的印信台、谭家岭、三房湾等遗址进行重点发掘,共计发掘面积6212平方米。三房湾遗址保护展示项目是今年石家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内容之一。年内,还将建设印信台遗址环境整治、石家河遗址博物馆项目等。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姚涛 天门台 乔文年 通讯员 熊文婷 责任编辑 马张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