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梳理和展示
2022年湖北卫生健康事业
的重点和亮点工作
现启动
“2022年湖北卫生健康十件大事”
评选活动

经各单位(部门)推荐
评审委员会评选
此次共有22件大事参评
邀您积极参与,踊跃投票!

【投票规则】 
每个用户每天可分别在
湖北发布微信公众号
健康湖北微信公众号各投1次
1次最多可投10票
健康湖北共建共享,期待您的参与!
【投票时间】
1月16日 08:00 -- 1月20日 20:00
结果揭晓
◆ ◆ ◆ ◆ ◆ ◆ ◆ ◆ ◆ ◆ ◆ ◆ ◆ ◆ ◆ ◆ ◆ ◆ ◆
入围名单
为助推影响群众健康突出问题“323”攻坚行动落实落地,省政协将“323”攻坚行动作为2022年全省政协“协商在一线”的重点议题之一。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省卫生健康委统筹推进,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全省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协同发力,针对“323”攻坚行动,政协委员共提出13个问题43条建议,涉及攻坚行动资源整合、慢病规范化管理、中医药事业发展、信息化建设、基层服务能力提升等五个方面。(更多详情……)
01
为助推影响群众健康突出问题“323”攻坚行动落实落地,省政协将“323”攻坚行动作为2022年全省政协“协商在一线”的重点议题之一。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省卫生健康委统筹推进,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全省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协同发力,针对“323”攻坚行动,政协委员共提出13个问题43条建议,涉及攻坚行动资源整合、慢病规范化管理、中医药事业发展、信息化建设、基层服务能力提升等五个方面。(更多详情……)
◆ ◆ ◆ ◆ ◆ ◆ ◆ ◆ ◆ ◆ ◆ ◆ ◆ ◆ ◆ ◆ ◆ ◆ ◆
02
作为健康湖北建设的重要抓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健康城市建设,《健康湖北行动纲要》提出明确要求,确定我省首个国家卫生城市作为健康城市试点,并争取进入了国家试点城市。尤其是近两年来,通过以评促建,委托权威第三方,探索性开展全省健康城市评价,通报评价情况,总结建设经验,指出健康城市发展短板,全域推动健康城市建设。(更多详情……)
◆ ◆ ◆ ◆ ◆ ◆ ◆ ◆ ◆ ◆ ◆ ◆ ◆ ◆ ◆ ◆ ◆ ◆ ◆
03
县级医院既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的龙头,也是国家推进以县城为载体城镇化重要内容。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县级医院建设,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积极组织参加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核定县级三级医院,推进“双百县创三甲”。增加县级医院参与省级重点专科评审的参与度,开展重症医学、儿科、妇产、麻醉等县级重点专科建设。(更多详情……)
◆ ◆ ◆ ◆ ◆ ◆ ◆ ◆ ◆ ◆ ◆ ◆ ◆ ◆ ◆ ◆ ◆ ◆ ◆
04
连续两年将“万名大学生乡村医生配备”项目纳入省级重点实事强力推动。2022年4月22日,省卫生健康委、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做好2022年“万名大学生乡村医生配备”工作的通知》,明确2022年全省计划完成大学生乡村医生配备3153人。目前,通过定向培养、社会招聘、上级派驻、学历提升四种途径,2021至2022年已配备“大学生乡村医生”9128人,其中免费订单定向培养3196人,社会招聘624人,在岗村医学历提升3723人,派驻巡诊1585人。(更多详情……)
◆ ◆ ◆ ◆ ◆ ◆ ◆ ◆ ◆ ◆ ◆ ◆ ◆ ◆ ◆ ◆ ◆ ◆ ◆
05
2022年6月至9月,省卫生健康委、省临床药师培训管理中心组织全省医疗机构药师队伍,开展了药学技能大练兵和技能大赛活动。以赛促练,以练促优。全省12451名药师参与了药学技能大练兵,来自387家医疗机构的参赛队伍同台竞技。本次活动切实加强了湖北药师队伍培养,对提升基层药师职业核心技能、推动湖北药师人才梯队建设意义重大。(更多详情……)
◆ ◆ ◆ ◆ ◆ ◆ ◆ ◆ ◆ ◆ ◆ ◆ ◆ ◆ ◆ ◆ ◆ ◆ ◆
06
自2021年我省启动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工作以来,全省各级医疗机构踊跃参与,深入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传统美德,强化医疗卫生机构老年友善医疗服务职责,不断优化老年人就医环境,提升老年人就医体验,全面落实老年人医疗服务优待政策,帮助老年人解决就医过程中的智能技术困难,推动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更多详情……)
◆ ◆ ◆ ◆ ◆ ◆ ◆ ◆ ◆ ◆ ◆ ◆ ◆ ◆ ◆ ◆ ◆ ◆ ◆
07
2022年8月12日,省委宣传部、省卫生健康委共同举办“以生命的名义”——2022“荆楚楷模·最美健康守护者”致敬礼。全场分为“医者无悔”、“疫往无前”和“大爱无疆”三个篇章,以医务工作者感人故事生动诠释“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卫生职业精神,充分展现他们忠于使命、勇于担当,用行动塑造出了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最美”形象。(更多详情……)
◆ ◆ ◆ ◆ ◆ ◆ ◆ ◆ ◆ ◆ ◆ ◆ ◆ ◆ ◆ ◆ ◆ ◆ ◆
08
实施“323”攻坚行动以来,省卫生健康委依托湖北省胸痛中心联盟,组建全省心血管疾病防治体系,整合项目资源实施心脑血管疾病一体化筛查项目,加强胸痛中心建设,尤其针对3/4心血管死亡发生在基层的突出问题,将心血管疾病防治关口前移,大力推进基层胸痛单元建设和溶栓技术。(更多详情……)
◆ ◆ ◆ ◆ ◆ ◆ ◆ ◆ ◆ ◆ ◆ ◆ ◆ ◆ ◆ ◆ ◆ ◆ ◆
09
2022年襄阳市投资1.3亿元,县市同频共振,建立了覆盖“市、县、乡”的院前急救“一张网”,形成以襄阳市急救中心为中心,7个县(市、区)急救中心分支,市、县、乡急救站为支点的布局均衡、城乡一体、院前院内协同的院前急救体系,打造中心城区“10分钟急救圈”、非中心城区“15分钟急救圈”、县市区“30分钟急救圈”。(更多详情……)
◆ ◆ ◆ ◆ ◆ ◆ ◆ ◆ ◆ ◆ ◆ ◆ ◆ ◆ ◆ ◆ ◆ ◆ ◆
10
2022年4月20日,历经700多个日夜奋战,省内首家“平疫结合”医院,荆州市公共卫生中心正式投入运行,这标志着荆州在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防范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建设健康荆州的新征途上,实现了里程碑式的跨越。荆州市公共卫生中心依托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优势医疗资源,按照高水平、现代化三甲综合医院标准建设,将中心打造成为就医环境适宜、医学研究领先、公卫体系健全的区域医疗示范区。(更多详情……)
◆ ◆ ◆ ◆ ◆ ◆ ◆ ◆ ◆ ◆ ◆ ◆ ◆ ◆ ◆ ◆ ◆ ◆ ◆
11
近日,荆门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出台一揽子政策措施,一体化考虑生育、养育、住房、就业等各方面,切实减轻家庭生养子女负担。新政实施一个月来,已为近900名孕妇直接免除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费用共105万元,发放普惠性托育机构生均补贴14万元,摸底育儿补贴发放对象360余人。(更多详情……)
◆ ◆ ◆ ◆ ◆ ◆ ◆ ◆ ◆ ◆ ◆ ◆ ◆ ◆ ◆ ◆ ◆ ◆ ◆
12
孝感市在全省率先成立市委卫健工委,相继出台系列文件措施,市委卫健工委日常工作由市卫健委党组具体负责,接受市委组织部指导。市委卫健工委成立后,强化行业政治领导,和市委组织部联合专题调研,制定出台方案,开展不合理医疗检查等系列整治行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决定重要事项,决定市直公立医院改革发展、重大项目建设、重大财务预决算、内设机构设置等重大事项。(更多详情……)
◆ ◆ ◆ ◆ ◆ ◆ ◆ ◆ ◆ ◆ ◆ ◆ ◆ ◆ ◆ ◆ ◆ ◆ ◆
13
恩施州中心医院充分发挥该院区域医疗中心龙头作用和辐射引领作用,于2022年4月启动“医疗专家走基层 助力乡村振兴”大型公益活动。在近8个月的时间里,医院组建了8支由高层次、高年资、高学历人才组成的专家团队共340人,行程数万公里,先后深入利川忠路镇、巴东金果坪乡等8县市乡镇开展活动17场次,平均每场受益群众达1000余人次,免费发放药品11余万元。(更多详情……)
◆ ◆ ◆ ◆ ◆ ◆ ◆ ◆ ◆ ◆ ◆ ◆ ◆ ◆ ◆ ◆ ◆ ◆ ◆
14
2022年以来,仙桃市卫生健康委立足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以创建清廉医院为抓手,全力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着眼凝聚共识,紧扣“四责协同”,夯实“一岗双责”,推动清廉医院建设在基层落地落实。着眼清廉医院建设目标,紧盯老百姓反映最突出问题,锚定医疗行业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改善群众就医体验。着眼强化制度约束,持续强化医疗机构廉政风险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更多详情……)
◆ ◆ ◆ ◆ ◆ ◆ ◆ ◆ ◆ ◆ ◆ ◆ ◆ ◆ ◆ ◆ ◆ ◆ ◆
15
国家卫生健康委第二届“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公布了委省共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名单,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作为湖北省唯一一家医院入选。作为国家队医院,同济医院坚持党的领导,积极发挥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以“创建国际一流医院”为目标,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践行社会责任等方面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和国家的高度认可。(更多详情……)
◆ ◆ ◆ ◆ ◆ ◆ ◆ ◆ ◆ ◆ ◆ ◆ ◆ ◆ ◆ ◆ ◆ ◆ ◆
16
为落实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战略,武汉协和医院以引领中国器官移植发展为己任,于2011年成立器官移植中心,聚焦心、肝、肾等器官移植领域卡点、堵点,创新开展介入体肺侧枝封堵+心脏移植一体化治疗,心衰患者术前体外短期心室辅助桥接心脏移植等复杂性器官移植技术。2021年独立设置医院OPO办公室,建立健全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规范化管理体系,大力推动器官移植亚专科长足发展。(更多详情……)
◆ ◆ ◆ ◆ ◆ ◆ ◆ ◆ ◆ ◆ ◆ ◆ ◆ ◆ ◆ ◆ ◆ ◆ ◆
17
2022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联合印发有关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第一批项目储备库的通知,全国共有21个单位进入储备库名单,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作为省内唯一单位入围。2022年12月,由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牵头的湖北省移动方舱医院正式建成,该移动方舱医院现拥有移动CT、手术车、检验车、多功能后勤保障车等各类专业车辆11台,各类专业帐篷30顶,常态化储备应急队员200人,可根据灾害类别与等级灵活机动、快速展开、投入医疗救治工作。(更多详情……)
◆ ◆ ◆ ◆ ◆ ◆ ◆ ◆ ◆ ◆ ◆ ◆ ◆ ◆ ◆ ◆ ◆ ◆ ◆
18
2022年7月,第四届国医大师表彰决定下发,湖北省中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凃晋文教授获得国医大师荣誉称号。湖北再添一位国医大师。今年82岁的凃晋文教授从医58年来,潜心钻研热病、急症、心脑病证及疑难杂症,成功救治无数危重急症患者。他依然坚持在临床一线坐诊,去百姓之沉疴,守医者之天职,凃晋文教授用一生践行了一名医者的初心和使命。(更多详情……)
◆ ◆ ◆ ◆ ◆ ◆ ◆ ◆ ◆ ◆ ◆ ◆ ◆ ◆ ◆ ◆ ◆ ◆ ◆
19
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具体践行,健全机制、做好摸底、优化服务,全省通过上门接种、开设专场、流动接种车等方式,让接种更加便捷。开展数字化预防接种和分时段线上预约,通过手机就可以预约接种,打疫苗再也不用排长队。完善信息化管理,确保疫苗的质量和安全。我省已建立全程追溯信息系统,确保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信息100%可追溯。(更多详情……)
◆ ◆ ◆ ◆ ◆ ◆ ◆ ◆ ◆ ◆ ◆ ◆ ◆ ◆ ◆ ◆ ◆ ◆ ◆
20
2022年,湖北省肿瘤医院作为湖北省癌症中心挂靠单位,紧紧围绕“323”攻坚行动中癌症防治的总体目标有序推进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建立起省、市、县三级防控网络体系,实现肿瘤登记全省全覆盖,建成癌症防治信息化平台,为癌症防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实施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惠及群众超10万人;推动第一批23家医院试点早筛门诊,指导重点地区开展重点癌种防治工作,深度培训基层技术人员超2万人次,基本形成了多方共促早诊早治局面。(更多详情……)
◆ ◆ ◆ ◆ ◆ ◆ ◆ ◆ ◆ ◆ ◆ ◆ ◆ ◆ ◆ ◆ ◆ ◆ ◆
21
2019年,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与麻城市黄土岗镇卫生院携手建立了“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黄土岗消化诊疗中心”,强化胃肠道疾病的初筛工作,将预防关口前移。消化诊疗中心的建立,一举改变当地患者需到市属大医院排队一个月才能进行相关检查的尴尬现状,而费用只有大医院的80%。2021年,为更好开展帮扶工作,保障基层人民群众健康,医院再次投资200万元,购置奥林巴斯v-170电子胃肠镜系统及爱尔博电外科系统。(更多详情……)
◆ ◆ ◆ ◆ ◆ ◆ ◆ ◆ ◆ ◆ ◆ ◆ ◆ ◆ ◆ ◆ ◆ ◆ ◆
22
2022年,作为疫情防控主力军,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始终奋战在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第一线。特别是随着防控措施的不断优化调整,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上,“保健康、防重症”成为重中之重。面对发热门诊量急剧攀升、医院超负荷运转、救治压力骤然而升等重大考验,医务人员轻伤不下火线、康复随即返岗,昼夜鏖战、全力以赴做好门诊病人分流、重症患者救治、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疫苗接种服务等工作。(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