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武汉数百名学生染艾滋病 近九成为“男同” 大学生为何容易“中招”?

  2015-11-30 21:01:06
分享到: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武汉市卫计委发布了最新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情况,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青年学生和60岁以上老年人感染者呈上升趋势,青年学生感染艾滋病病毒达到了258例。 

姓名:小王(化名)

年龄:19岁 大二学生

染病原因:发生男男性关系

确诊时间:2015年10月 

小王说,今年八月,他通过网络认识了一名男子,两人很快确立了“情侣”关系,并发生了性行为。然而当时他并不知道,那名男子是艾滋病感染者,已经在服药治疗。两个月后,小王自己也接到了艾滋病确诊报告。 经过短短2天的萎靡不振,小王就决定振作起来,独自背起这个秘密。

青少年因性传播感染艾滋病 “男同”性行为成主流 据了解,从2008年到2014年,我国青年学生中新报艾滋病感染数从482例上升到2552例,其中传播途径以男性同性性传播的比例由58.5%飙升至81.6%。

截至今年十月,武汉市累计报告了258例,男生252例,女生6例,平均年龄只有21岁,其中通过男男同性性行为感染者有224例,占比高达87%。目前武汉市15-24岁的艾滋病新发病例中,每4人就有1个是学生。

网络“约炮”成新现象

明知危险仍“飞蛾扑火” 医务工作者发现,微信、QQ社交新媒体的普遍使用,使同性性行为更加隐蔽,人口频繁流动增加了预防干预难度。

令人痛心的是,许多青年学生虽然明知自己是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但却认识不足。有的学生碍于情面,不愿主动准备安全套等防护措施;有的错误地认为“男男”性行为不会有怀孕的风险,就不需要采取保护措施。

为什么高校学生群体艾滋病感染率连年增长?

医务工作者发现,“男同”群体只有少部分由先天基因决定,更多是后天形成。近年来,法国、德国等十几个国家承认同性恋婚姻合法化,社会对同性恋群体的包容度提高,让部分年轻人盲目“跟风”。

在武汉,有的大学生是在刚进大学时,因为好奇开始尝试;有的是抵挡不住各种诱惑,为了改善生活,和一些四十岁以上、有身份地位的“男同”有偿地发生关系。再加上武汉的大学生基数很大,“男同”数量也自然更多。

呼吁:加强校园性教育迫在眉睫 向“零”艾滋迈进

阮连国主任认为,目前工作的重点就是要让大学生,特别是其中的“男同”群体正确认识自己,学会保护自己,不把“男同”当做乱性的借口。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落实校园性教育。

今年,国家卫计委下发通知规定,各教育单位要确保,初中学段6课时、高中学段4课时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时间,以及高校每学年每个在校学生不少于1课时预防艾滋病专题讲座时间。

小编有话说:

艾滋病防治更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每个人都应该知晓: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是性、输血以及母婴传播,与艾滋病人拥抱、亲脸、抚摸和进餐是不会被传染的。所以,不妨给艾滋病患者一个宽容的拥抱和鼓励的微笑,合力抗艾,才能向“零”艾滋迈进。

责任编辑 夏金
分享到:

定制服务